茎用莴苣
茎用莴苣,俗称莴笋,茎部粗大呈长棒状,表皮淡绿,肉质脆嫩。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还可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便秘、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改善相应症状,是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
基本介绍
茎用莴苣,学名 Lactuca sativa L. var. angustana Irish.,俗称莴笋,是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莴笋”的来历,源于它茎部肉质如笋,口感脆嫩。据考证,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大约在五世纪传入中国。如今,茎用莴苣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南北方均有大面积的产区。北方多在春秋两季种植,南方则四季均可栽培,但以冬春栽培为主。一般春季种植的茎用莴苣在5 - 6月成熟上市,秋季种植的则在10 - 11月上市。
茎用莴苣植株直立,一般高度在25 - 100厘米。其茎部肉质,呈长棒状,上细下粗,形似笋状,这是其食用的主要部位。茎的长度通常在20 - 40厘米,直径3 - 5厘米。茎的外皮多为浅绿或黄绿色,质地较为坚韧。去皮后,内部的肉质呈浅绿色或白色,质地脆嫩,水分充足。叶片互生,呈长披针形或倒卵形,颜色有绿、黄绿、紫绿等,叶片边缘呈波浪状或浅裂状。
常见的茎用莴苣品种主要有尖叶莴笋和圆叶莴笋。尖叶莴笋叶片披针形,先端尖,叶簇较小,节间较稀,茎呈棒状,上部渐细,皮薄肉嫩,水分较少,品质好,较耐热,晚熟,如柳叶莴笋。圆叶莴笋叶片长倒卵形,顶部稍圆,叶簇较大,节间密,茎粗大,中下部较粗,两端渐细,皮薄,茎肉致密,水分多,品质中等,耐寒性强,早熟,如成都二白皮圆叶莴笋。从味道上看,尖叶莴笋口感相对更脆,味道稍淡;圆叶莴笋口感略绵软,味道相对浓郁。在营养价值方面,两者差异不大,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尖叶莴笋的膳食纤维含量略高于圆叶莴笋。
营养功效
茎用莴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每100克茎用莴苣中,含有水分约95.5克,蛋白质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2克,膳食纤维0.6克,维生素C 4毫克,维生素E 0.19毫克,胡萝卜素150微克,以及钙23毫克,磷48毫克,钾212毫克,钠36.5毫克,镁19毫克,铁0.9毫克,锌0.33毫克,硒0.54微克等多种矿物质。
其中,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预防感冒等疾病。维生素E也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对皮肤健康有益,能延缓皮肤衰老。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力、保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同时对上皮组织的生长和分化也有积极作用。
茎用莴苣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其所含的钾元素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和血压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可促进钠的排出,减轻钠对血压的不良影响。此外,莴笋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莴笋素,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在食疗方面,茎用莴苣有利尿通乳的功效。对于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的人群,适当食用茎用莴苣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其清淡的性质,也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有助于控制病情。
食用方式
一、 烹饪方法
1. **清炒**:将茎用莴苣去皮切丝或切片,锅中热油,放入蒜片爆香,加入莴笋快速翻炒,调味后迅速出锅,以保留其脆嫩口感。
2. **凉拌**:莴笋切丝或擦丝,加入适量盐腌制片刻,挤出多余水分,加入生抽、醋、糖、辣椒油、蒜末等调料拌匀,清爽可口。
3. **煮汤**:可将莴笋切片与肉片、皮蛋等食材一起煮汤,增添汤的鲜味,使汤品营养更丰富。
二、 搭配建议
1. **与肉类搭配**:莴笋与猪肉、牛肉等搭配,既能为肉类增添清爽口感,又能使荤素搭配,营养更均衡。例如莴笋炒肉丝,肉丝的鲜嫩与莴笋的脆嫩相得益彰。
2. **与豆制品搭配**:莴笋与豆干搭配,如凉拌莴笋豆干,豆干的醇厚口感与莴笋的清爽相互补充,同时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
3. **与海鲜搭配**:莴笋与虾仁搭配,如虾仁炒莴笋,虾仁的鲜美与莴笋的脆嫩组合,营养丰富且口感鲜美。
三、 菜肴名称及简介
1. **麻酱莴笋丝**:将莴笋切丝,加入芝麻酱、生抽、醋、糖、蒜末等调料拌匀。芝麻酱的醇厚香气与莴笋的清爽相结合,口感丰富。
2. **莴笋炒腊肉**:腊肉切片煸炒出油,加入莴笋片一同炒制。腊肉的咸香与莴笋的清新相互交融,风味独特。
3. **莴笋叶蛋花汤**:莴笋叶洗净切碎,鸡蛋打散。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莴笋叶,倒入鸡蛋液搅拌成蛋花,调味即可。此汤清淡鲜美,充分利用了莴笋叶的营养。
清洗处理
清洗茎用莴苣时,先去除外部的老叶和黄叶。对于茎部,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表面,去除可见的泥土和杂质。由于茎用莴苣可能残留农药,可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清除:
1. **盐水浸泡法**:将去皮后的莴笋切成适当大小,放入盐水中浸泡15 - 20分钟。盐水的渗透压可使农药残留溶解在水中,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小苏打浸泡法**:在清水中加入适量小苏打,配制成小苏打溶液,将莴笋放入浸泡10 - 15分钟。小苏打能与农药中的有机磷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农药残留,浸泡后用清水冲洗。
对于莴笋叶,同样先用流动水冲洗,再放入加了少许盐或小苏打粉的水中浸泡5 - 1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确保食用安全。
食用小贴士
一、 多样吃法
1. **腌制食用**:将莴笋切成条或块,加入盐、糖、花椒、辣椒等调料腌制,制成腌莴笋,可作为开胃小菜。
2. **榨汁饮用**:将莴笋洗净榨汁,可加入适量蜂蜜或柠檬调味,既能补充营养,又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
二、 注意事项
1. **食用禁忌**:茎用莴苣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2. **过敏风险**:极少数人可能对茎用莴苣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3. **食物搭配禁忌**:莴笋不宜与奶酪同食,两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此外,莴笋也不宜与蜂蜜同食,可能导致腹泻。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方法
1. **看外观**:优质的茎用莴苣茎部粗壮,形状规整,无明显弯曲或畸形。表皮光滑,无斑点、裂缝或软烂迹象。叶片新鲜,无黄叶、烂叶,叶片颜色鲜艳,富有光泽。
2. **捏硬度**:用手轻轻捏一下茎部,感觉坚实且有一定弹性的为好。如果茎部发软,可能已经不新鲜或内部开始变质。
3. **闻气味**:新鲜的茎用莴苣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气味。若闻到异味,如腐臭味,则表明莴笋已变质,不宜购买。
4. **根据口味挑选**:喜欢脆嫩口感的,可选择尖叶莴笋,其茎部相对较细,水分含量稍低,口感更脆;喜欢绵软口感的,可选择圆叶莴笋,其茎部较粗,水分含量相对较高。
二、 储存方法
1. **短期储存**:将茎用莴苣表面的水分擦干,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保鲜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0 - 4℃为宜,这样可保存3 - 5天。
2. **长期储存**:如果想长期保存,可以将莴笋去皮切片或切丝,焯水后过凉水,沥干水分,放入保鲜袋或保鲜盒中,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设置在 -18℃左右,可保存数月。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
茎用莴苣口感脆嫩清爽,无论是清炒、凉拌还是煮汤,都能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从增强免疫力到促进消化,从保护视力到稳定血压,全方位呵护人体健康。无论是追求健康饮食的人士,还是喜爱探索多样美食的食客,茎用莴苣都是餐桌上的理想选择。它以简单的姿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味与健康的双重馈赠,不妨在日常饮食中多多尝试,让这份来自田园的清新滋味融入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