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四棱,叶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卵圆形,正面绿或紫,背面紫。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与类黄酮。具散寒解表、行气和胃之效,能缓解风寒感冒、脾胃气滞。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者、肠胃不适者,但温病及气弱表虚者慎食。

基本介绍

紫苏,学名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之名,据考证,“紫”源于其叶片多呈现紫色;“苏”在古汉语中有“舒畅”之意,因紫苏具有独特香气,能使人闻之舒畅,故而得名。

紫苏原产于中国,如今广泛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在中国,除了高寒和干旱地区外,几乎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和人工种植紫苏。其成熟上市季节通常在每年的 8 - 11 月,此阶段紫苏生长成熟,叶片肥大,香气浓郁。

紫苏外观独特,茎直立,呈四棱形,多分枝,株高一般在 0.3 - 2 米。叶片呈阔卵形或圆形,长 7 - 13 厘米,宽 4.5 - 10 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叶片表面为绿色或紫色,背面多为紫色,两面均有稀疏柔毛,叶柄长 3 - 5 厘米,同样密被长柔毛。

紫苏常见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皱叶紫苏和尖叶紫苏。皱叶紫苏,又称回回苏,其叶片皱缩,颜色较深,多为紫色,香味浓郁,味道相对醇厚,且含有较高的挥发油成分,在药用价值方面稍胜一筹,常用于中药材及提取香料。尖叶紫苏,叶片较为狭长,叶尖较尖,颜色相对较浅,绿色部分较多,香味相对较淡,口感更为清爽,在食用方面应用广泛,尤其适合制作一些清淡口味的菜肴。

营养功效

紫苏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颇高的健康价值。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如紫苏醛、紫苏醇、柠檬烯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迷迭香酸、多糖、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及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挥发油中的紫苏醛和紫苏醇赋予紫苏独特的香气,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迷迭香酸不仅具有抗氧化性,还具备抗炎、抗菌等功效,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

紫苏在食疗方面也颇具功效。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初期,饮用紫苏叶煮水可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恶寒等症状。同时,紫苏对鱼蟹中毒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在食用鱼蟹等水产品时搭配紫苏,可减少因食用不当导致的腹痛、腹泻等中毒反应。

食用方式

紫苏的食用方式多样,既可以单独成菜,也能与其他食材搭配,提升口感与营养价值。

一、 烹饪方法

1. **凉拌**:将紫苏叶洗净,焯水后过凉水,挤干水分切成段,加入蒜末、生抽、醋、盐、香油等调料拌匀,制成凉拌紫苏,口感清爽,香气扑鼻。

2. **炒制**:紫苏可与肉类一同炒制,如紫苏炒田螺。先将田螺处理干净,紫苏切碎备用。锅中热油,放入姜蒜爆香,加入田螺翻炒,再放入紫苏及适量调料,加水焖煮片刻,紫苏的香味可有效去除田螺的腥味,使菜肴味道鲜美。

3. **煮汤**:制作紫苏鸡蛋汤时,先将紫苏叶洗净切碎,鸡蛋打散。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紫苏叶,倒入鸡蛋液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盐、香油调味,此汤营养丰富,味道清香。

4. **做馅料**:紫苏可用于制作包子、饺子等馅料。将紫苏叶与猪肉末混合,加入适量调料搅拌均匀,制成的馅料既有紫苏的独特香气,又有肉的鲜美。

二、 搭配建议

1. **与海鲜搭配**:紫苏与虾、蟹、贝类等海鲜搭配,不仅能去除海鲜的腥味,还能利用紫苏的解毒功效,降低食用海鲜可能带来的中毒风险。例如紫苏蒸虾,在蒸虾时铺上紫苏叶,蒸出的虾肉带有紫苏的清香,味道更加鲜美。

2. **与肉类搭配**:和猪肉、牛肉等搭配,紫苏的香味能中和肉类的油腻感,使口感更加丰富。如紫苏烤肉,在烤肉过程中加入紫苏叶,可增添独特风味。

3. **与蔬菜搭配**:与黄瓜、番茄等蔬菜搭配,可丰富菜品的口感和营养。比如紫苏黄瓜沙拉,将紫苏与黄瓜、番茄混合,加入沙拉酱拌匀,清爽可口。

三、 菜肴示例

1. **紫苏煎黄瓜**:将黄瓜切成片,紫苏切碎。锅中热油,放入黄瓜片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加入紫苏碎及适量调料翻炒均匀即可。这道菜黄瓜外酥里嫩,带有紫苏的独特香味。

2. **紫苏酱烧茄子**:茄子切条,紫苏切末。茄子过油后捞出,锅中留底油,放入蒜末、紫苏末炒香,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茄子翻炒均匀,加水焖煮至茄子软烂入味,此菜酱香浓郁,紫苏味醇厚。

清洗处理

为确保紫苏食用安全,清洗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去除农药残留。首先,将紫苏放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轻轻搓洗叶片,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接着,准备一盆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用小苏打(一般 500 毫升水加 1 - 2 克小苏打),搅拌均匀后,将紫苏放入浸泡 15 - 20 分钟。小苏打呈弱碱性,可与农药中的酸性成分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去除农药残留。浸泡完成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 2 - 3 次,确保紫苏表面的小苏打溶液冲洗干净。

食用小贴士

一、 多样吃法

紫苏除了常见的烹饪方式外,还可制作成紫苏茶。将紫苏叶洗净晾干,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具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作用。此外,紫苏还能用来制作紫苏糖,将紫苏叶与白糖熬制,制成的紫苏糖香甜可口,且有紫苏的独特香气。

二、 食用禁忌

1. **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忌服**:紫苏具有发散作用,对于本身气虚、阴虚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身体虚弱症状。温病患者多为体内有热,紫苏的辛温特性可能会助长体内热邪,不利于病情恢复。

2. **过敏风险及应对措施**:部分人群可能对紫苏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紫苏,并及时就医。症状较轻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救治。

3. **避免与生冷食物同食**:紫苏性温,与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同食,可能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方法

1. **看外观**:新鲜优质的紫苏叶片完整,无黄叶、烂叶和病虫害痕迹。叶片应舒展,没有明显的卷曲或萎缩。如果叶片上有斑点或破损,可能会影响口感和品质。

2. **闻气味**:紫苏具有独特浓郁的香气。购买时,可拿起紫苏叶片轻轻揉搓,然后闻其气味。香气浓郁者,说明紫苏较为新鲜,品质较好;若香气淡薄或有异味,则不建议购买。

3. **根据口味喜好挑选**:喜欢浓郁香味的消费者,可选择叶片颜色较深、多为紫色的皱叶紫苏;偏好清爽口感的,则可选择叶片较绿、叶形狭长的尖叶紫苏。

二、 储存方法

1. **短期储存**:将紫苏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包好,放入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 0 - 5℃为宜,这样可保存 3 - 5 天。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紫苏受到挤压,防止叶片损坏。

2. **长期储存**:若想长期保存紫苏,可将其洗净晾干后,切碎放入冰格中,加入适量清水,冷冻成紫苏冰块。使用时取出冰块,放入菜肴中即可。也可将紫苏制成紫苏酱,将紫苏叶洗净焯水,切碎后与盐、食用油等混合,装入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较长时间。

紫苏,作为一种兼具独特口感风味与丰富营养功效的蔬菜,无论是其清爽宜人的凉拌吃法,还是能为菜肴增添独特香气的炒制、煮汤等做法,都能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味觉体验。从营养角度看,它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在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在日常饮食中追求新奇口味,还是注重养生保健,紫苏都是值得尝试的优质食材。不妨在合适的季节选购新鲜的紫苏,将其巧妙融入餐桌,开启一场美味与健康兼具的饮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