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山药,外观呈细长条状,表皮粗糙且带须根,断面洁白。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颇高。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之效,对脾胃虚弱、肾虚者有益。还能润肺止咳,适合肺虚咳嗽人群。老少皆宜,尤其适合注重养生及体质较弱者日常食用。
基本介绍
一、 名称来历
山药,学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在古代,因唐代宗名李豫,为避讳“蓣”字,改称薯药;又因宋英宗名赵曙,再讳“薯”字,便定名为山药,此名沿用至今。
二、 产地分布
山药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辽宁等地。其中,河南焦作(古怀庆府)所产的怀山药,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种植历史而闻名遐迩,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外,日本、朝鲜半岛也有种植。
三、 成熟上市季节
山药一般在秋季成熟,大致在 9 - 11 月间收获上市。不过,现在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部分地区通过设施栽培等方式,能让山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错季供应,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四、 外观与品种
1. **形状、大小、颜色、果皮与果肉特点**
- 山药通常呈长条状,根茎肉质,长可达 1 米左右,直径一般在 2 - 7 厘米。其表皮粗糙,颜色多为土褐色或棕褐色,带有须根和铁锈斑,这些铁锈斑是判断山药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铁锈斑越多,说明山药的营养积累越丰富。山药去皮后,果肉呈现出洁白或微黄的色泽,质地细腻,富含黏液。
2. **常见品种**
- **铁棍山药**:主要产于河南焦作,是怀山药中的精品。其粗细均匀,一般直径 1 - 2 厘米,表皮有铁红色斑痕。口感细腻粉糯,甜度较高,黏液丰富。营养价值方面,铁棍山药的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滋补功效。
- **菜山药**:多在江苏、安徽等地种植。体型较粗壮,直径可达 3 - 7 厘米,表皮较光滑,须根较少。口感脆嫩,水分含量比铁棍山药高,更适合清炒、凉拌等烹饪方式。其营养成分与铁棍山药类似,但在药用价值上略逊一筹。
- **日本山药**:引进自日本,外观较为笔直,长度较长,可达 1 米以上。表皮颜色较浅,黏液丰富。口感介于铁棍山药和菜山药之间,既有些许粉糯,又带有一定脆感。在营养上,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国产山药各有千秋。
营养功效
一、 营养成分
1. **碳水化合物**:山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约占其干重的 70% - 80%,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这些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2. **蛋白质与氨基酸**:山药中蛋白质含量虽不算高,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等,这些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3. **黏液蛋白**:这是山药特有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黏滑的特性。黏液蛋白含有甘露聚糖与球蛋白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4. **维生素**: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 B 族则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5. **矿物质**:含有钾、镁、铁、锌、锰等多种矿物质。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和血压稳定;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锌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功能有着积极影响。
6. **山药多糖**:是山药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
二、 健康功效
1. **增强免疫力**:山药中的多糖成分能刺激和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经常食用山药有助于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作频率。
2. **促进消化**:山药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同时,其所含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等成分,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营养。
3. **降低血糖**:山药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它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山药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4. **健脾益胃**: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食用山药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可以通过煮粥、炖汤等方式,让山药的营养更好地发挥健脾功效。
5. **滋肾益精**:山药对肾脏有一定的滋养作用,能补肾气、益精髓。对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尿频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在传统中医的补肾食疗方中,山药常被选用。
6. **抗氧化**:山药中的维生素 C、山药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从而起到抗氧化、美容养颜的效果,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减少皱纹的产生。
食用方式
一、 烹饪方法
1. **清蒸**: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段,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15 - 20 分钟至熟透。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山药的营养成分,口感软糯香甜。
2. **煲汤**:可与排骨、鸡肉等食材一起煲汤。先将肉类食材焯水去腥,然后与山药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姜片、葱段等调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 2 小时,直至食材软烂,汤汁浓郁。山药吸收了肉类的鲜味,同时释放出自身的营养成分,使汤品更加营养美味。
3. **清炒**:将山药去皮切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锅中热油,放入山药片快速翻炒,可加入适量青椒、木耳等配菜,增添色彩和口感。清炒山药口感脆嫩,清爽可口。
4. **煮粥**:把山药切成小块,与大米、小米等一起煮粥。煮粥时,山药的营养成分融入粥中,使粥更加浓稠,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适合早餐食用。
二、 搭配建议
1. **与红枣搭配**:山药与红枣一起食用,既能提升口感,又能增强补血养颜的功效。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 C,与山药搭配,在滋补脾胃的同时,可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达到更好的补血效果。常见菜肴如山药红枣粥、山药红枣糕等。
2. **与枸杞搭配**: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与山药搭配,能增强滋肾益精的作用。可用于制作山药枸杞汤、山药枸杞炖排骨等菜肴,尤其适合肝肾阴虚的人群食用。
3. **与虾仁搭配**: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与山药搭配,营养更加均衡。清炒山药虾仁这道菜,口感鲜美,脆嫩爽滑,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三、 以山药为食材的菜肴简介
1. **山药炒木耳**:将山药去皮切片,木耳泡发撕成小朵,青椒切块。锅中热油,先放入山药片翻炒,再加入木耳和青椒块,调味后快速翻炒均匀即可。这道菜色泽鲜艳,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胃、润肺止咳等功效。
2. **拔丝山药**:把山药切成滚刀块,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锅中留少许底油,加入白糖,小火炒至糖融化并变成焦糖色,出现小泡泡时,放入炸好的山药块,迅速翻炒,使山药均匀裹上糖液。这道菜香甜可口,外酥里嫩,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甜品。
3. **山药泥**:将山药蒸熟后,用勺子压成泥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牛奶、蜂蜜、炼乳等调味。还可以在山药泥上摆放一些水果粒,如草莓、蓝莓等,增加口感和美观度。山药泥口感细腻,易于消化,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清洗处理
1. **清洗**:山药表面带有泥土和须根,先将山药放在流水下冲洗,去除表面的浮土。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山药表皮,尤其是铁锈斑和须根部位,确保彻底清洁。注意在清洗过程中尽量避免山药表面破损,以防营养成分流失。
2. **去皮**:清洗干净后,使用削皮器或菜刀将山药的外皮削去。去皮时要注意安全,由于山药黏液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建议戴上手套操作。如果不小心接触到黏液导致皮肤瘙痒,可先用清水冲洗,然后在火上烤一下,或用肥皂清洗,能缓解瘙痒症状。
3. **清除农药残留**:为确保食用安全,可在去皮后的山药切片或切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15 - 20 分钟,期间换 1 - 2 次水,以去除可能残留的农药。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用小苏打,小苏打能与农药发生反应,进一步分解农药残留。浸泡后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食用小贴士
一、 多样吃法
1. **制作山药饮品**:将山药蒸熟后,与牛奶、蜂蜜等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汁,制成营养丰富的山药奶昔,可作为早餐或下午茶饮品。
2. **山药零食**:把山药切成薄片,用烤箱或空气炸锅低温烘干,制成山药脆片,是一种健康的休闲零食,既保留了山药的营养,又具有香脆的口感。
二、 食用禁忌
1. **过敏人群**:部分人对山药黏液中的皂角素或山药皮中的植物碱过敏,接触或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口舌发麻等症状。过敏体质者在处理和食用山药时需格外谨慎,若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2. **糖尿病患者注意量**:虽然山药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它本身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时应严格控制量,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同时密切监测血糖。
3. **便秘人群少食**:山药富含膳食纤维,但其收敛作用较强,对于便秘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便秘症状,应适量食用。
三、 不适合同吃的食物
1. **碱性食物**:山药中含有淀粉酶,而碱性食物(如小苏打、菠菜等)会破坏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山药的消化吸收,降低其营养价值。因此,山药不宜与大量碱性食物同时食用。
2. **猪肝**:猪肝中含有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会使山药中的维生素 C 氧化,降低两者的营养价值,所以山药和猪肝不宜搭配食用。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方法
1. **外观**:挑选表皮光滑、无明显伤痕和虫蛀的山药。如果山药表面有黑色斑点或腐烂迹象,说明已经变质,不宜购买。
2. **粗细**:粗细均匀的山药,其内部质地相对更均匀,口感也更好。过粗或过细的山药可能在品质上存在差异,例如过粗的山药可能纤维化程度较高,口感欠佳。
3. **重量**:同等长度的山药,选择较重的,说明其水分含量充足,质地紧实,较为新鲜。若感觉轻飘飘的,可能是存放时间过长,水分流失,品质下降。
4. **品种选择**:如果喜欢粉糯口感,可选择铁棍山药;若偏好脆嫩口感,菜山药则是更好的选择。同时,不同品种的山药在价格和营养价值上也有所差异,可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挑选。
二、 储存方法
1. **常温储存**:将山药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如果是完整未去皮的山药,可保存 1 - 2 周;已去皮的山药容易氧化变质,应尽快食用,若需短期保存,可将其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能保存 2 - 3 天。
2. **冷藏储存**:将山药用保鲜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调至 2 - 8℃,这样可延长山药的保鲜时间,完整的山药能保存 3 - 4 周,切好的山药也能保存 1 - 2 周。
3. **冷冻储存**:把山药切成小块,焯水后沥干水分,装入密封袋中,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后的山药可保存数月,但解冻后口感会变得相对软烂,适合用于煲汤、煮粥等烹饪方式。
小结
山药,作为一种常见且营养丰富的蔬菜,以其独特的口感风味和卓越的营养功效,在饮食养生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粉糯或脆嫩的口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无论是清蒸后的原汁原味,还是经过多样烹饪手法制作出的各类佳肴,都别具风味。从营养角度看,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如黏液蛋白、山药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赋予了它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调节血糖等诸多健康功效,无论是日常保健还是辅助食疗,都具有颇高价值。在烹饪与食用上,其多样的方式和广泛的搭配可能,为餐桌增添了丰富选择。正确的选购与储存方法,更确保了能随时享受到新鲜优质的山药。不妨将山药纳入日常饮食,开启健康美味的饮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