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明虾

加明虾以新鲜明虾为主料,经精心烹饪,虾身红润油亮,饱满诱人。明虾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A 及钙、镁等矿物质,能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其脂肪含量低,具有保护心血管等健康功效。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身体虚弱、需补钙人群,是美味与营养兼具的佳肴。

基本介绍

加明虾,并非广泛流传于大众认知中的传统通用菜名。从名称构成推测,“加”可能是某个人名、地域特色简称或烹饪方式、配料添加的体现,“明虾”则为主要食材。明虾,学名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因其个体较大且常成对出售得名,又有中国对虾、东方对虾等称呼,多分布于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

若以明虾为主要食材的“加明虾”存在,从菜系角度,因明虾产地主要在北方沿海,推测可能属鲁菜系。从菜品类型看,常见烹饪方式多将其制成热菜,以突出明虾鲜美滋味与丰富口感。

营养功效

明虾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健康价值。其蛋白质含量丰富,约占18%左右,且所含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修复身体组织。例如术后康复人群,食用明虾可补充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

明虾脂肪含量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如Omega - 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明虾含有丰富矿物质,钙含量高,每100克约含35毫克钙,对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至关重要,尤其适合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磷含量也丰富,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调节。此外,还含有钾、镁等矿物质,钾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血压稳定有作用,镁有助于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

明虾还含维生素A、维生素B群等维生素。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力、保护眼睛健康有益;维生素B群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如维生素B1辅助碳水化合物代谢,维生素B12参与神经系统维护和造血过程。中医认为,明虾味甘、咸,性温,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对肾虚阳痿、乳汁不通等有食疗作用。

口味口感

以明虾为主要食材的“加明虾”,口味多以咸鲜为主,旨在突出明虾本身鲜美滋味。烹饪得当的明虾,口感嫩滑Q弹。虾肉纤维紧密,烹饪后既有一定弹性,咬下去又鲜嫩多汁,如白灼明虾,最大限度保留明虾原始口感,入口能感受到虾肉爽滑与弹性,鲜美的汁水在口中散开。若采用油炸等方式,外层可能变得酥脆,而内部虾肉依旧保持嫩滑,形成丰富口感层次。

食材配料

主要食材为明虾。明虾体型较大,雌虾体长约18 - 24厘米,雄虾约13 - 17厘米,虾体透明,略带蓝色或红色斑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除明虾外,常见配料因烹饪方式而异。如制作白灼明虾,只需葱姜、料酒去腥,搭配生抽、香醋、香油等调制蘸汁,突出虾肉鲜美。若制作油焖大虾,需准备葱姜蒜爆香,糖、盐、料酒、生抽等调味,糖可提鲜上色,料酒去腥增香。若是制作虾仁炒蛋,除明虾取虾仁外,还需鸡蛋,鸡蛋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与虾仁搭配,丰富口感与营养。

烹饪工艺

1. **白灼**:烧一锅开水,加入葱姜、料酒,放入处理好的明虾,煮3 - 5分钟至虾变色熟透捞出。此方法简单,最大程度保留明虾营养与鲜美滋味,关键在于控制煮虾时间,时间过短虾肉不熟,过长则虾肉变老影响口感。

2. **油焖**:明虾洗净剪去虾须虾脚,背部剪开挑出虾线。锅中热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明虾煎至两面变红,烹入料酒,加入糖、盐、生抽等调味,加少量水焖煮2 - 3分钟,待汤汁浓稠裹在虾上即可。油焖过程关键在于掌握火候与调味,煎虾时中小火,避免煎糊,调味时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糖盐比例。

3. **炒制**:如虾仁炒蛋,先将明虾去壳取虾仁,加盐、料酒、淀粉腌制片刻。鸡蛋打散加少量盐。锅中热油,先炒虾仁至变色盛出,再炒鸡蛋,待鸡蛋凝固时加入虾仁一起翻炒均匀。炒制过程注意火候,虾仁不宜炒太久,以免变老。

常见菜谱

一、 白灼明虾

1. **食材准备**:明虾500克、葱姜适量、料酒1汤匙、生抽2汤匙、香醋1汤匙、香油适量、盐适量。

2. **步骤**

- 将明虾剪去虾须虾脚,挑出虾线,洗净备用。

- 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葱姜、料酒、少量盐,大火烧开。

- 水开后放入明虾,保持大火煮3 - 5分钟(根据虾大小调整时间),至虾身变红卷曲熟透捞出。

- 取一小碗,将生抽、香醋、香油混合,制成蘸汁。

- 将煮好的明虾装盘,搭配蘸汁食用。

3. **注意事项**:煮虾水要足够多,保证虾能迅速受热均匀。煮虾时间严格把控,避免虾肉变老。

二、 油焖大虾

1. **食材准备**:明虾500克、葱姜蒜适量、糖20克、盐5克、料酒1汤匙、生抽2汤匙、食用油适量。

2. **步骤**

- 明虾洗净,剪去虾须虾脚,从背部剪开挑出虾线。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

- 放入明虾,用中小火煎至两面变红,煎制过程中可轻轻按压虾头,挤出虾脑红油。

- 烹入料酒去腥,加入糖、盐、生抽调味,翻炒均匀。

- 加入少量水,盖上锅盖焖煮2 - 3分钟,让虾入味,汤汁浓稠即可出锅。

3. **注意事项**:煎虾时火候不能太大,防止虾表面焦糊内部未熟。调味时糖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喜欢甜口可适当增加。

三、 虾仁炒蛋

1. **食材准备**:明虾300克、鸡蛋3个、盐适量、料酒1汤匙、淀粉1汤匙、食用油适量。

2. **步骤**

- 明虾去壳取虾仁,虾仁洗净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 将虾仁放入碗中,加入盐、料酒、淀粉,抓匀腌制15分钟。

- 鸡蛋打入碗中,加少量盐,搅拌均匀。

-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腌制好的虾仁,滑炒至变色盛出。

- 锅中再加入少许油,倒入鸡蛋液,待鸡蛋液底部凝固,用铲子轻轻推动,使鸡蛋凝固成块。

- 放入炒好的虾仁,与鸡蛋一起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3. **注意事项**:腌制虾仁时淀粉不要放太多,以免炒时糊锅。炒鸡蛋时油温不宜过高,避免鸡蛋变老。

食用小贴士

明虾吃法多样,除上述常见热菜做法,还可用于制作沙拉,将煮熟虾仁与各类蔬菜如生菜、黄瓜、番茄搭配,淋上沙拉酱,清爽可口,适合追求低脂健康饮食人群。也可制作明虾粥,将明虾与大米同煮,煮出的粥鲜美营养,适合早餐或病后调养食用。

食用明虾时需注意,部分人群对虾类过敏,首次食用应少量尝试,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明虾不宜与富含鞣酸食物大量同食,如柿子、葡萄、山楂等,鞣酸与虾肉中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物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呕吐、腹痛等症状。食用明虾时,还应选择新鲜明虾,变质明虾可能滋生细菌,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新鲜明虾虾体完整、有弹性,外壳光亮,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