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

山杏果实呈球形,直径约 2 厘米,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多为黄色泛红,表皮具细绒毛。其富含维生素 A、C 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颇高。山杏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之效,适合肺燥咳嗽、咽干口渴者。但因其性温热,体热者不宜多食。

基本介绍

山杏,学名 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为蔷薇科李属植物,是普通杏的变种。其名称“山杏”,强调了它多生长于山地等自然环境的特性。山杏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此外,在蒙古东部和东南部、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山杏通常在每年的 6 - 7 月成熟上市,此时的山杏果实饱满,风味独特。

山杏果实呈扁球形,直径一般在 1.5 - 2.5 厘米左右。其果皮颜色多样,未成熟时多为青绿色,随着果实逐渐成熟,颜色会转变为黄白色或橙黄色,向阳面常带有红晕。果皮表面被有短柔毛,触感较为粗糙。果肉薄,质地较硬,与果核粘连紧密。

山杏常见的品种有西伯利亚山杏和辽梅山杏等。西伯利亚山杏果实相对较小,果皮颜色稍浅,多为黄白色,果肉酸涩味较重,但其杏仁含油量较高,常用于榨油等工业用途。辽梅山杏果实略大,果皮颜色偏橙黄,果肉相对较厚,口感虽仍以酸涩为主,但较西伯利亚山杏略好,其杏仁在药用方面有一定价值。不同品种在营养价值上总体相近,但由于生长环境等因素,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可能会略有差异。例如,生长在光照充足地区的山杏,其维生素 C 含量可能相对较高。

历史文化

山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山杏的价值,不仅采食其果实,还利用其杏仁入药。在传统文化中,杏树象征着幸福、美好与繁荣。山杏作为杏的变种,同样承载着这些寓意,并无特殊文化禁忌。它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历程。

口感风味

山杏口感较为独特,果肉质地偏硬,食用时多呈现出脆感。其风味以酸涩为主,甜度较低,不过在酸涩之中,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香气较为质朴,是山杏区别于其他水果的显著特征。成熟度较高的山杏,酸涩味会稍有减轻,口感上略添一丝清甜,风味更为丰富。

营养功效

山杏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每 100 克果肉约含维生素 C 7 - 10 毫克,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的伤害,预防多种疾病。山杏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饱腹感,预防便秘,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山杏的杏仁更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约占杏仁重量的 20% - 25%,这些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修复与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此外,杏仁中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它们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抗炎等功效。

食用小贴士

鲜食山杏时,最佳时机是在果实完全成熟后,此时酸涩味相对减轻,口感更好。但即便成熟的山杏,直接鲜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酸涩感仍较强。为了改善口感,山杏常被加工成多种制品。例如,可将山杏制成山杏酱,将山杏洗净去核后,加入适量冰糖和水,小火慢煮并不断搅拌,直至果肉软烂成酱状,山杏酱酸甜可口,可涂抹在面包上食用。

山杏也可用于烹饪。在炖菜时,加入适量去核山杏,可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如制作山杏炖排骨,将排骨炖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杏,继续炖煮至排骨软烂,山杏的清香融入排骨中,味道别具一格。

然而,食用山杏时需注意一些禁忌。山杏的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在人体内可分解产生氢氰酸,具有一定毒性,不可过量食用。一般来说,成人食用苦杏仁不宜超过 10 颗,儿童更需严格控制剂量。此外,部分人群可能对山杏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山杏不宜与黄瓜、胡萝卜等同食,因为黄瓜和胡萝卜中含有分解维生素 C 的酶,会降低山杏的营养价值。

购买与存储

购买山杏时,若喜欢口感较脆、酸涩味重一些的,可挑选果皮颜色较青、果体较硬的;若偏好相对甜一些、酸涩味轻的,则选择果皮颜色偏黄、果体稍软且带有红晕的。应挑选表皮光滑、无明显损伤和病虫害痕迹的山杏。

短期存储时,可将山杏放在阴凉通风处,这样能保存 2 - 3 天。如需长期保存,可将山杏去核后,切成小块,装入密封袋,放入冰箱冷冻室,可保存数月。但冷冻后的山杏口感会有所变化,相对会变得更软一些。

山杏虽口感酸涩,但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使其别具魅力。无论是鲜食感受其质朴的味道,还是加工成各种制品品尝别样的美味,山杏都能带来独特的体验。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诸多益处,从增强免疫力到呵护心血管,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之果,不妨一试,领略山杏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