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圆子羹
酒酿圆子羹,以软糯小圆子搭配清甜酒酿,佐以枸杞、桂花点缀。色泽丰富,圆子莹润,桂花金黄。小圆子提供碳水,酒酿含多种氨基酸。其有提神解乏、促进消化之效,适合多数人群。尤其女性食用,能暖身养颜;老人孩子适量品尝,可开胃增食欲。
基本介绍
酒酿圆子羹,是一道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传统甜品。其名称中,“酒酿”即发酵后的糯米酒,散发着独特的酒香;“圆子”通常由糯米粉搓制而成,呈圆润形状,寓意团圆美好。
从菜系划分来看,酒酿圆子羹属于苏菜系。它归为汤品类,以其甜润的口感和暖身的特性,常作为餐后甜点或闲暇时的养生小食,深受大众喜爱。在江南地区的街头巷尾,无论是传统小吃店还是家庭餐桌,都能寻觅到这道甜羹的身影,承载着当地的饮食文化与生活记忆。
营养功效
1. **丰富的营养成分**:酒酿圆子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酒酿中含有少量酒精、葡萄糖、氨基酸以及酵母菌等。
2. **促进消化**:酒酿中的酵母菌有助于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增强胃肠蠕动,对于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有积极作用。同时,糯米虽质地黏腻,但经发酵制成酒酿后,部分淀粉被分解为更易吸收的糖类,减轻了肠胃消化负担。
3. **增强免疫力**: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物质基础,糯米中所含的蛋白质为人体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此外,铁元素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对于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4. **滋补养生**: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酒酿则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酒酿圆子羹将二者结合,在寒冷的季节食用,既能温暖身体,又可起到一定的滋补养生效果,尤其适合体质虚寒者。
5. **缓解疲劳**:酒酿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能快速被人体吸收,转化为能量,及时补充身体所需,有效缓解疲劳。对于经常感到疲惫的人群,适量食用酒酿圆子羹,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体力,振奋精神。
口味口感
1. **口味特点**:酒酿圆子羹整体呈现出甜润的口味,甜味温和且醇厚,主要来源于酒酿本身发酵产生的糖分以及可能添加的少量白砂糖。同时,伴随着淡淡的酒香,这种酒香并不浓烈刺鼻,而是一种清新、雅致的米香与酒香的混合气息,为甜羹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层次,给人以愉悦的味觉享受。
2. **口感描述**:圆子部分口感软糯,糯米粉经搓揉煮熟后,形成了柔软且富有韧性的质地,轻咬下去,能感受到圆子在齿间的弹性与细腻,仿佛棉花糖般轻柔。而酒酿中的米粒,在保持一定颗粒感的同时,也带有微微的软糯,与圆子的口感相互呼应。羹体则较为浓稠顺滑,它包裹着圆子和酒酿,使整个甜羹在食用时口感更加丰富、连贯。
食材配料
1. **主要食材**
- **糯米**:糯米是制作酒酿和圆子的关键原料。它质地软糯,淀粉含量高,经浸泡、蒸煮、发酵后,可产生独特的风味和口感。糯米外观呈乳白色,不透明,颗粒饱满。其蛋白质含量虽不高,但含有的支链淀粉使其具有黏性,适合制作各类米制点心和发酵食品。
- **酒曲**:酒曲是酿造酒酿必不可少的发酵剂,主要由曲霉、根霉等微生物组成。在酒酿制作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多种风味物质,赋予酒酿独特的酒香和甜味。不同种类的酒曲会使酒酿产生不同的风味,常见的有甜酒曲、白酒曲等,制作酒酿圆子羹一般选用甜酒曲。
2. **特色配料**
- **桂花**:许多酒酿圆子羹会添加桂花作为点缀和增香。桂花香气浓郁,甜香扑鼻,其独特的花香能为甜羹增添别样的风味层次。桂花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不仅为菜品带来了独特的香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无论是新鲜桂花还是干桂花,都能为酒酿圆子羹增色不少。
- **冰糖或白砂糖**:用于调整甜羹的甜度,使口感更加醇厚。冰糖相较于白砂糖,具有更柔和的甜味,且略带一丝清润之感,在提升甜度的同时,还能为甜羹增添一份清甜。
烹饪工艺
1. **酒酿制作**: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3 - 5小时,直至糯米吸饱水分,用手指可轻松碾碎。然后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放入蒸锅中,大火蒸熟,蒸制时间约20 - 30分钟,以确保糯米熟透且软糯。蒸熟后的糯米取出晾凉至30℃左右,这是酒曲中微生物发酵的适宜温度。将甜酒曲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每500克糯米搭配3 - 5克酒曲)与凉开水混合均匀,制成酒曲水。接着将酒曲水慢慢倒入晾凉的糯米中,边倒边搅拌,确保糯米均匀裹上酒曲水。最后将拌好酒曲的糯米装入干净的容器中,压实,中间挖一个小洞,便于观察出酒情况。容器密封后,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温度保持在25 - 30℃,一般2 - 3天即可制成酒酿。
2. **圆子制作**:将适量糯米粉放入盆中,缓缓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至形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10 - 15分钟。醒发后的面团搓成细长条,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将小剂子逐个搓成圆球状,即制成圆子。
3. **甜羹烹制**: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搓好的圆子,煮至圆子浮起,表明圆子已基本熟透。此时加入适量酒酿,搅拌均匀,再次煮开。接着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白砂糖,搅拌至糖完全融化。若喜欢浓稠的口感,可将适量水淀粉缓缓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使甜羹达到合适的浓稠度。最后,撒上少许桂花即可出锅。
常见菜谱
一、 经典酒酿圆子羹
1. **材料准备**:糯米粉100克、酒酿150克、白砂糖30克、桂花适量、清水适量、水淀粉少许。
2. **制作步骤**
- **制作圆子**:按照上述圆子制作方法,将糯米粉制成圆子备用。
- **煮圆子**: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圆子,不时搅拌,防止圆子粘连。煮至圆子浮起,捞出圆子放入冷水中过凉,这样可使圆子口感更有韧性。
- **煮酒酿**:另起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酒酿,大火煮开。
- **调味与勾芡**: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待糖融化后,将过凉的圆子倒入锅中。再次煮开后,缓缓倒入水淀粉,边倒边搅拌,使甜羹呈现出浓稠适中的状态。
- **出锅**:关火,撒上桂花,即可盛入碗中享用。
3. **注意事项**
- 煮圆子时要注意观察,圆子浮起后可再煮1 - 2分钟,确保内部熟透。
- 加入水淀粉时要缓慢,边倒边搅拌,避免甜羹过于浓稠。
- 酒酿本身已有一定甜度,白砂糖的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
二、 水果酒酿圆子羹
1. **材料准备**:糯米粉100克、酒酿150克、苹果1个、梨1个、白砂糖30克、桂花适量、清水适量、水淀粉少许。
2. **制作步骤**
- **制作圆子**:同经典酒酿圆子羹的圆子制作方法。
- **处理水果**:将苹果和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备用。
- **煮圆子**:锅中加水烧开,放入圆子煮至浮起,捞出过凉水。
- **煮水果与酒酿**:另起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苹果块和梨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5 - 8分钟,至水果稍微变软。接着加入酒酿,再次煮开。
- **调味与勾芡**: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放入过凉的圆子。待再次煮开后,缓缓倒入水淀粉,搅拌均匀,使甜羹浓稠。
- **出锅**:撒上桂花,即可享用。
3. **注意事项**
- 水果切块大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但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口感。
- 煮水果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水果过于软烂,失去口感。
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酒酿圆子羹除了作为热汤品食用,还可冷藏后食用,在炎热的夏季,冷藏后的酒酿圆子羹口感更加冰爽清甜,是消暑的佳品。此外,可在甜羹中加入少许西米、龟苓膏等食材,增加口感的丰富度。
2. **食用禁忌**:由于酒酿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虽然含量较低,但对酒精过敏者应避免食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谨慎食用,酒精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因为酒酿和圆子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3. **过敏风险与应对**:部分人可能对糯米或桂花过敏。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对于已知对某些食材过敏的人群,在制作和食用酒酿圆子羹时,应避免使用相关过敏食材。
4. **食物搭配禁忌**:目前虽无明确科学依据表明酒酿圆子羹与某些食物同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但从中医角度来看,糯米性黏腻,不易消化,不宜与大量肉类等油腻食物同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