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
需要说明的是,银杏并非水果,而是一种坚果。银杏果外观呈椭圆形,成熟时为金黄色,表面有白粉。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敛肺定喘等功效。但银杏果含微量毒素,需熟制且适量食用。适合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者,但孕妇、幼儿及过敏人群不宜食用。
白果科普
一、 基本介绍
白果,是银杏的种仁,其名称来历与银杏树有关。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故而其果实被称为白果。白果在我国分布广泛,江苏、山东、广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均有大量种植。白果通常在秋季,9 - 11 月成熟上市。
白果外观呈椭圆形,长 1.5 - 2.5 厘米,宽 1 - 2 厘米。其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平滑坚硬,一端稍尖,另端钝,边缘有 2 - 3 条棱线,中种皮(壳)骨质,内种皮膜质。除去中种皮后可见淡黄绿色或淡黄白色的种仁,种仁粉质,中间有空隙。
常见的白果品种有佛手银杏类、梅核银杏类、马铃银杏类等。佛手银杏类果实长倒卵形,核狭长而尖,呈倒卵形,品质最优,味美且营养丰富;梅核银杏类果实球形或近球形,核卵形或广椭圆形,略扁,味带苦涩,品质稍逊,但其耐寒性较强;马铃银杏类果实介于佛手与梅核之间,核呈椭圆形,品质中等,产量较高。不同品种在外观上主要体现在果实与种核的形状差异,味道上佛手银杏类相对更为香甜,而梅核银杏类苦涩味更重些,营养价值方面佛手银杏类在一些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上略占优势,但总体各类品种都含有白果普遍具有的营养成分。
二、 历史文化
白果历史悠久,银杏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从汉代起,白果就作为药用被记载。在传统文化中,银杏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因其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承载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许,并无特殊文化禁忌。
三、 口感风味
白果口感独特,质地软糯,入口咀嚼,具有一定的韧性。其风味略带苦涩,但在充分煮熟后,苦涩味会减轻,且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味道微甜,这种独特的风味别具一格,让人回味。
四、 营养功效
白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C、核黄素、胡萝卜素等)以及钙、磷、铁、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身体的生长、修复和维护。脂肪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核黄素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维持皮肤、黏膜和视觉健康有重要作用。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关键元素,磷对于骨骼发育和能量代谢也至关重要,铁则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白果还含有银杏酸、银杏酚等特殊成分,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等药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白果中的某些成分对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提高记忆力等方面可能有一定益处,但由于白果具有一定毒性,药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 食用小贴士
鲜食白果时,最佳时机是在其成熟上市季,且需充分煮熟。刚煮熟的白果,口感软糯清香。白果可加工成多种制品,如白果粥,将白果与大米一同熬煮,白果的清香融入粥中,口感丰富;白果糕点,在制作糕点时加入白果碎粒,增添独特风味。
在烹饪搭配方面,白果可与鸡肉搭配炖煮,鸡肉的鲜美与白果的清香相互融合,营养丰富。但白果含有氢氰酸,有毒性,食用时务必注意适量。成人一般一次食用不超过 10 颗,儿童更应酌减,5 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白果过敏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应立即就医。白果未成熟时毒性更强,严禁食用。此外,白果不宜与鳗鱼同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六、 购买与存储
购买白果时,若喜欢口感软糯、味道较甜的,可挑选佛手银杏类品种。应选择外壳光滑、色泽自然、无霉斑和破损的白果。如果白果外壳有黑点或黑斑,可能已变质。摇晃白果,若感觉内部有明显晃动,可能种仁已干瘪或变质。
短期存储白果,可将其放在通风干燥处,能保存数天。如需长期保存,可将白果装入密封袋,放入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 2 - 4℃为宜,这样可保存数月。若要冷冻保存,可将白果洗净晾干后放入冷冻室,食用时无需解冻,直接烹饪即可,能保存更长时间。
白果口感软糯,风味独特,在充分煮熟后,苦涩味减轻,清香微甜的味道令人难忘。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物质,还可能对健康有诸多益处。但食用时一定要遵循食用小贴士,注意安全。无论是作为日常饮食的点缀,还是养生保健的食材,白果都值得一试,为您的餐桌增添别样风味,为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