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
需要说明的是,银杏并非水果,而是一种坚果。银杏果外观呈椭圆形,成熟时为金黄色,表面有白粉。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敛肺定喘等功效。但银杏果含微量毒素,需熟制且适量食用。适合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者,但孕妇、幼儿及过敏人群不宜食用。
基本介绍
银杏,又称白果,其名称来历与它的外观特征相关。成熟的银杏种子,外壳为白色,故而得名。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山东、江苏、广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其种子一般在 9 - 11 月成熟上市。
从外观上看,银杏种子呈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 2 - 2.5 厘米,宽约 1.5 - 2 厘米。成熟时,外种皮为肉质,表面有白粉,呈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具 2 - 3 条纵脊;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
常见的银杏品种有佛手银杏类、梅核银杏类、马铃银杏类等。佛手银杏类种仁味美,品质上佳,种核多呈长倒卵形,似佛手,个头较大;梅核银杏类种核呈圆形或近圆形,类似梅核,种仁略具苦味,个头相对较小;马铃银杏类种核形态介于佛手与梅核之间,品质中等。不同品种在营养价值上差异较小,但因外观和口感的不同,在市场上各有受众。
历史文化
银杏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数亿年前。在中国,它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常被栽植于寺庙道观,象征长寿、坚韧。在传统文化中,并无特殊文化禁忌。其古老的身影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明传承的独特符号。
口感风味
银杏食用时,口感软糯,具有一定的韧性,并非脆爽或绵密的极端口感。风味上,银杏味道微甜,略带淡淡的苦味,回味中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淡雅气息,这种气息并非浓烈的香气,却别具一番质朴风味。
营养功效
银杏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以及钙、磷、铁、钾、镁等矿物质。此外,银杏还含有银杏酸、银杏醇以及白果酚等特殊成分。
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功效。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生成,同时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矿物质成分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骨骼健康;磷参与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调节;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益。银杏中的特殊成分银杏黄酮和萜类内酯,具有改善心血管循环、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记忆力有一定帮助。然而,由于银杏中含有银杏酸等成分,过量食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食用时需严格控制量。
食用小贴士
鲜食银杏时,最佳时机是在其完全成熟后,此时口感相对软糯适中,苦味也相对较淡。但鲜食时一定要充分加热,因为银杏中含有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加热可降低毒性。
银杏可加工成多种制品。例如,可将其制成白果粥,将银杏与大米一同熬煮,粥品软糯香甜,银杏的独特风味融入其中;还可做成白果炖鸡,鸡肉的鲜美与银杏的淡雅相互交融,别具一番风味。在烹饪搭配方面,银杏与肉类搭配较为合适,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同时丰富菜品的口感和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银杏食用有诸多禁忌。儿童对银杏中的有毒物质更为敏感,应严格控制食用量,一般儿童每次食用不超过 5 - 10 粒,成人每次食用也不宜超过 10 - 15 粒。未成熟的银杏毒性更强,绝对不可食用。此外,部分人可能对银杏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同时,银杏不宜与鳗鱼同食,两者同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购买与存储
购买银杏时,若喜欢口感较软糯、苦味淡的,可挑选个头较大、种核饱满且表面光滑的银杏,这类通常为佛手银杏类品种。若偏好有嚼劲且略带苦味的口感,可选择种核较小、形状更接近圆形的梅核银杏类品种。应避免购买外皮有破损、发霉或有异味的银杏。
短期存储时,可将银杏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这样能保存数天。若需长期存储,可将银杏装入密封袋,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后的银杏在食用前取出解冻即可,这种方式可保存较长时间,且能较好地保持其品质。
银杏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水果,但其独特的口感风味与丰富的营养价值别具魅力。软糯微甜的口感,回味间的淡雅气息,给人带来别样的味觉体验。丰富的营养成分,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到呵护心脑血管健康,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制成美味的粥品、炖菜,还是简单鲜食,银杏都能以独特的方式满足你的味蕾与健康需求,不妨一试,感受这古老植物种子带来的奇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