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鸡
白鸡,以精选鲜嫩鸡肉为主材,经精心炖煮而成。成品皮黄肉白,肉质紧实,汁水饱满。其富含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之效,适合多数人群,尤其适宜身体虚弱、术后康复者,是一道健康美味的佳肴。
基本介绍
白鸡,又称白斩鸡,是一道经典的中国菜肴,属于粤菜、上海本帮菜等多个菜系。它主要作为凉菜呈现,以其原汁原味、皮黄肉白、肥嫩鲜美而闻名。
关于白鸡名称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白斩”描述的是烹饪方式,将鸡肉以不加调味的清水煮熟后,斩切成块上桌,保持了鸡肉的原色,故而得名。这道菜历史悠久,早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有相关记载,历经岁月传承,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菜品。
营养功效
1. **蛋白质**:白鸡富含优质蛋白质,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抗体的合成都离不开蛋白质,经常食用白鸡有助于增强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 **脂肪**:鸡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脂肪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适量摄入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
3. **维生素**:白鸡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包括维生素 B1、B2、B6 等)。维生素 B 族在人体内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维生素 B1 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维生素 B2 有助于维持皮肤、口腔和眼睛的健康。
4. **矿物质**:鸡肉富含钾、磷、铁等矿物质。钾元素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调节体内水分平衡以及肌肉的正常收缩功能至关重要。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过程。铁元素则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保证氧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输。
5. **滋补养生功效**:从中医角度来看,鸡肉性温,味甘,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养血添髓等功效。对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人群,食用白鸡可起到一定的滋补作用。例如,产后妇女或病后体虚者适量食用白鸡,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口味口感
白鸡的口味以咸鲜为主,突出鸡肉本身的鲜美滋味,口味清淡却韵味悠长。其口感皮滑肉嫩,鸡皮富有弹性,入口爽滑;鸡肉质地鲜嫩多汁,咀嚼时轻松易嚼,给人一种细腻软嫩的美妙口感体验。这种口感的形成得益于独特的烹饪工艺,既保留了鸡肉的原汁原味,又使其达到鲜嫩的最佳状态。
食材配料
1. **主要食材 - 鸡**:通常选用肉质鲜嫩、脂肪含量适中的三黄鸡、清远鸡等品种。三黄鸡因具有黄毛、黄皮、黄脚的特征而得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清远鸡是广东清远地区的特产鸡种,体型小,皮下和肌间脂肪发达,皮薄骨软,肉味鲜香。这些品种的鸡在烹饪白鸡时,能充分展现出白鸡的鲜嫩口感和鲜美的风味。
2. **特色配料 - 葱姜**: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具有特殊的香气,在烹饪白鸡过程中,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姜,同样具有独特的辛辣气味,不仅可以去除鸡肉的腥味,还能增添独特的风味,同时姜性温热,与鸡肉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菜品的养生功效。此外,还会用到料酒,其主要成分乙醇,在烹饪过程中能溶解鸡肉中的腥味物质,并随着加热挥发带走腥味,同时为菜品增添醇厚的香气。
烹饪工艺
1. **选鸡处理**:选择合适的鸡后,将鸡宰杀、煺毛、去内脏,仔细清洗干净,保证鸡身无血水残留,这一步是保证白鸡口感和风味的基础。
2. **煮制**: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将水烧开。水开后,拎着鸡头将鸡身放入沸水中浸烫 30 秒左右,使鸡皮表面受热收缩,然后将鸡完全放入锅中,保持水处于微沸状态(水面微微滚动但不剧烈沸腾),煮制一段时间。不同品种和大小的鸡煮制时间有所差异,一般 1 - 1.5 公斤的鸡煮 15 - 20 分钟左右。煮制过程中要适时将鸡提起,使鸡腔内的水流出,再放入锅中,让鸡身内外受热均匀。这一微沸煮制的工艺关键在于避免水温过高导致鸡肉表皮破裂、肉质变老,以保证鸡肉的鲜嫩口感。
3. **过冷**:鸡煮好后,迅速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这一步骤是白鸡形成皮滑肉嫩口感的重要环节。通过急速冷却,鸡皮收缩变得紧致爽滑,同时鸡肉纤维收缩锁住水分,使鸡肉更加鲜嫩多汁。浸泡时间一般为 5 - 10 分钟,待鸡身完全冷却后捞出沥干水分。
4. **切块装盘**:将冷却后的鸡放在案板上,按照一定的刀法切成均匀的块状,整齐地摆放在盘中。传统的切法要求大小适中,既能方便食用,又能保持菜品的美观。
常见菜谱
一、 经典白鸡菜谱
1. **食材准备**:三黄鸡 1 只(约 1.2 公斤)、葱 2 根、姜 1 块、料酒 2 汤匙、盐适量、生抽 3 汤匙、香油 1 汤匙、糖 1 茶匙、蒜末适量。
2. **步骤**:
- 鸡处理干净后,在鸡身内外均匀地涂抹一层盐,腌制 15 - 20 分钟,让盐味渗透鸡肉。
- 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和料酒,大火烧开。
- 水开后,如前文所述进行浸烫和煮制,煮好后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冷却。
- 制作蘸料:将生抽、香油、糖、蒜末放入碗中,搅拌均匀,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添加盐或其他调味料。
- 鸡冷却后切块装盘,搭配蘸料即可上桌食用。
3. **注意事项**:
- 煮鸡时要严格控制火候,保持微沸状态,避免鸡肉煮老。
- 冰水中浸泡这一步不能省略,否则会影响白鸡的口感。
- 蘸料的口味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如喜欢辣味可添加辣椒油等。
二、 改良版白鸡菜谱(适合家庭简易制作)
1. **食材准备**:清远鸡半只、大葱半根、姜 1 块、料酒 1 汤匙、盐适量、蒸鱼豉油 3 汤匙、花椒油 1 汤匙、小米辣 2 个、香菜适量。
2. **步骤**:
- 将清远鸡洗净,切成较大的块状。
- 锅中加水,放入鸡块、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中火煮 10 - 15 分钟,至鸡肉熟透。
- 煮鸡的同时,准备蘸料。将蒸鱼豉油、花椒油、小米辣切成圈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香菜洗净切碎备用。
- 鸡块煮好后捞出,放入冷开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捞出沥干水分装盘。
- 将调好的蘸料浇在鸡块上,撒上香菜即可。
3. **注意事项**:
- 鸡块大小要切得均匀,以便煮制时受热一致。
- 用冷开水浸泡鸡块可替代冰水浸泡,同样能使鸡肉口感更嫩,但效果略逊于冰水。
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白鸡除了搭配常规蘸料直接食用外,还可以有其他吃法。例如,将白鸡撕成丝,与黄瓜丝、胡萝卜丝等蔬菜搭配,加入适量醋、生抽、香油等调料,制作成凉拌鸡丝,口感清爽,营养更丰富。或者将白鸡切块后放入鸡汤中,加入适量面条,煮成鸡汤面,既有鸡肉的鲜美,又有面条的饱腹感。
2. **食用禁忌**:
- 白鸡性温,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如经常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体内热邪。
- 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白鸡,因为鸡肉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食用后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症状。在缓解期,可少量食用,但需密切关注血尿酸水平。
3. **过敏风险及应对措施**:部分人群可能对鸡肉过敏,食用白鸡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急促、胃肠道不适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微过敏症状可通过多喝水,促进致敏物质排出体外,同时可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进行缓解。若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休克等,需立即就医治疗。
4. **食物搭配禁忌**:白鸡不宜与芝麻同食,两者搭配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仍需谨慎。同时,白鸡与菊花搭配食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应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