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山药
鲜山药,以其粗壮肉质、外皮浅棕带毛须的外观示人。作为药食同源食材,富含黏液蛋白、维生素等。它能健脾益胃,改善消化,提升免疫力。滋阴补肺,缓解秋冬干燥。补肾固精,对肾脏健康有益。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肺肾不足之人。
基本介绍
鲜山药,学名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新鲜根茎。关于其名称来历,“山药”之名最早见于《本草衍义》,因唐代宗名李豫,为避讳豫章郡名,而将薯蓣改名为薯药;北宋时,宋英宗名赵曙,“薯”与“曙”音近,又避讳,最终定名为“山药”。
鲜山药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菜系,在各大菜系中均有其身影,且菜品类型丰富多样,可制作成热菜,如山药炒木耳;可做成凉菜,像凉拌山药丝;还能用于汤品,例如山药排骨汤,甚至在主食方面,也有山药泥等应用。
营养功效
1. **营养成分**:鲜山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蛋白质含量适中,包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方面,钾、镁、铁等元素含量较为可观。同时,山药含有黏液蛋白、薯蓣皂苷等特殊成分。
2. **健康功效**
- **增强免疫力**: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入侵。
- **促进消化**: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同时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 **滋补养生**:从中医角度来看,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等功效。对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等症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用山药可起到健脾开胃的效果;对于肾虚之人,常食山药有助于补肾固精。
口味口感
1. **口味特点**:鲜山药本身口味清淡,基本无明显异味,具有一种淡淡的清甜,这种清甜在烹饪后更为凸显,它能很好地与其他食材的味道相融合,无论是搭配咸鲜口味的食材,还是制作甜口菜肴,都相得益彰。
2. **口感描述**:鲜山药的口感因烹饪方式而异。清蒸或炖煮后的山药呈现出软糯的口感,质地细腻,入口即化;而经过炒制的山药,表面可能略带脆感,内部依然保持软糯,口感层次丰富;凉拌的山药丝,口感则相对爽脆,富有嚼劲。
食材配料
1. **主要食材 - 鲜山药**:鲜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带有须根。新鲜山药质地脆嫩,折断后有黏液流出。其品质以条粗、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2. **常见配料**
- **蔬菜类**:如木耳,木耳富含铁元素,口感脆爽,与山药搭配,在营养和口感上都能形成互补。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颜色鲜艳,为菜品增添色彩,同时其甘甜的味道与山药相得益彰。
- **肉类**:排骨是与山药搭配常见的肉类食材,排骨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与山药一同炖煮,使汤品滋味更加醇厚。
- **调味料**:盐用于调节菜品基本味道;糖可提鲜,增加菜品的层次感;生抽能增添色泽与风味;姜、蒜等去腥增香,提升菜品整体口感。
烹饪工艺
1. **清蒸**:清蒸是保留山药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的最佳方式之一。将山药洗净切段,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 - 20分钟至熟透。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山药的营养,口感软糯,适合直接食用或作为其他菜品的基础食材,如制作山药泥。
2. **炒制**:先将山药去皮切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热锅凉油,放入葱姜爆香,加入山药片翻炒,可根据喜好加入其他配菜,如木耳、荷兰豆等,翻炒过程中适当加入少量清水,防止粘锅,调味后快速出锅,炒制的山药口感脆嫩与软糯并存。
3. **炖煮**:以山药排骨汤为例,将排骨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山药去皮切块。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排骨、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待排骨熟烂后加入山药继续炖煮20 - 30分钟,至山药软糯,最后调味即可。炖煮后的山药充分吸收了排骨的汤汁,口感软糯入味,汤品鲜美。
4. **凉拌**:把山药切成细丝,焯水后迅速过凉水,以保持其脆爽口感。加入蒜末、生抽、醋、糖、香油等调味料拌匀,喜欢吃辣的还可加入辣椒油。凉拌山药丝口感清爽脆嫩,是夏日开胃小菜的不错选择。
常见菜谱
1. **山药炒木耳**
- **步骤**:
- 山药去皮切片,浸泡在加了白醋的清水中防止氧化。木耳泡发后撕成小朵,青椒、红椒洗净切片,姜切丝,蒜切末。
- 锅中烧开水,放入山药片焯水1 - 2分钟,捞出过凉水;接着放入木耳焯水1分钟捞出。
- 热锅凉油,放入姜丝、蒜末爆香,加入青椒、红椒片翻炒至断生。
- 倒入山药片和木耳,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生抽调味,继续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 **注意事项**:山药去皮时最好戴上手套,防止山药黏液接触皮肤引起过敏。焯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口感。
2. **山药排骨汤**
- **步骤**:
- 排骨洗净,切成小段,冷水下锅,加入姜片、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沥干水分。
- 山药去皮切块,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
- 将排骨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
- 加入山药块,继续炖煮20 - 30分钟,至山药软烂。
- 最后加入适量盐、胡椒粉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 **注意事项**:炖煮过程中要适时查看水量,防止烧干。山药放入的时间不宜过早,以免煮得过于软烂失去形状。
3. **凉拌山药丝**
- **步骤**:
- 山药去皮切成细丝,立即放入加了白醋的清水中浸泡。
- 锅中烧开水,放入山药丝焯水1分钟左右,捞出迅速过凉水,沥干水分。
- 将蒜末、生抽、醋、糖、盐、香油、辣椒油(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放入碗中,搅拌均匀制成调味汁。
- 把调味汁倒入山药丝中,拌匀即可。
- **注意事项**:切山药丝时尽量切得粗细均匀,这样口感会更好。焯水时间要严格控制,过短山药丝生硬,过长则失去脆感。
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除了上述常见烹饪方式,鲜山药还可用于制作甜品,如山药糕,将山药蒸熟后压成泥,加入糯米粉、糖等,制成糕点形状,上锅蒸熟即可。也可将山药榨汁,与牛奶混合,制成营养丰富的山药牛奶饮。
2. **食用禁忌**: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山药中的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需要严格控制量,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3. **过敏风险及应对**:部分人接触山药黏液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处理山药时,最好戴上手套,若不慎接触引起过敏,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4. **食物搭配禁忌**:山药不宜与甘遂同食,二者药性相反,同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山药与碱性食物(如小苏打)一起食用,可能会破坏山药中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