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制国药中华鳖
“秘制国药中华鳖”精选优质中华鳖,以独家秘制配方融合多种国药精心烹制。成品色泽红亮,汤汁浓稠。中华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搭配国药,具滋阴补肾、清热凉血之效。适合体质虚弱、肝肾阴虚者,常食可滋养身体,提升免疫力,是一道兼具美味与养生的佳肴。
一、基本介绍
“秘制国药中华鳖”,从名称来看,“秘制”突出其制作方法独特,蕴含着独家配方与技巧;“国药”表明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将美食与传统中医药理念相结合;“中华鳖”明确了这道菜的主要食材为中华鳖,中华鳖又称甲鱼、水鱼等,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爬行动物。这道菜通常属于热菜类型,常见于中华传统菜系中的浙菜、徽菜等菜系分支。在传统饮食文化中,以中华鳖为食材,搭配中药材烹饪的菜品,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承载着养生滋补的文化内涵。
二、营养功效
1. **营养价值与成分**
- 中华鳖富含优质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如亚油酸、亚麻酸等。
- 中华鳖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E 等。同时,它还富含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在融入的中药材方面,常见的如枸杞富含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
2. **健康功效**
- **增强免疫力**:优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枸杞多糖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多糖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
- **滋阴补肾**: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中华鳖具有滋阴凉血的功效,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搭配的中药材如枸杞,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的作用;熟地等中药材也常用于滋阴补肾,共同增强这道菜的滋阴补肾功效。
- **促进血液循环**:中华鳖中的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促进血液循环。中药材如当归含有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于心血管健康有益。
- **延缓衰老**:维生素 E 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枸杞中的类胡萝卜素也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延缓机体衰老进程。
三、口味口感
1. **口味特点**:秘制国药中华鳖通常呈现出咸鲜醇厚的口味。咸来自于烹饪过程中适量盐的添加,以及可能使用的酱油等调味品,奠定了菜品的基础味道。鲜则主要源于中华鳖本身的鲜美滋味,以及中药材与其他食材相互融合所激发的独特鲜味。这种鲜味并非单一的海鲜那种纯粹的鲜,而是一种融合了药材香气的复合鲜味,醇厚且富有层次。
2. **口感描述**:其口感嫩滑软糯。中华鳖的肉质本身细嫩,经过合适的烹饪后,入口嫩滑,易于咀嚼。鳖裙部分富含胶原蛋白,炖煮后呈现出软糯的口感,胶质感强,在口中慢慢咀嚼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层次。同时,中药材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的成分与汤汁相互交融,使得菜品整体口感更加醇厚,汤汁浓稠,附着在食材上,增加了口感的丰富度。
四、食材配料
1. **主要食材**
- **中华鳖**:中华鳖身体扁平,背腹具甲,肉味鲜美。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这道菜的核心食材。中华鳖的挑选需注意,应选择体表光滑、肌肉有弹性、行动敏捷的个体,以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品质。
2. **常见配料**
- **枸杞**: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呈红色,椭圆形。它是一味常见且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在这道菜中,不仅增添了营养,还带来了淡淡的甜味和独特的风味。
- **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在菜品中,黄芪能为汤汁增添一种独特的药香,提升菜品的风味层次。
- **红枣**:红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成熟果实,色泽红润,味道甘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在这道菜中,红枣既能增加甜味,又能丰富口感和营养。
- **葱姜蒜**:葱具有特殊的辛辣香气,能去腥增香;姜性温味辣,可去腥解腻,在烹饪中起到重要的调味作用;蒜则能增添独特的香味,三者共同作用,提升菜品的香味层次。
- **料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在烹饪过程中能溶解中华鳖肉中的腥味物质,并随着加热挥发,达到去腥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加菜品的香气。
- **盐、酱油等调味料**:盐用于调节菜品的基本味道,确定咸淡;酱油则能为菜品增色增味,使其色泽更加诱人,味道更加醇厚。
五、烹饪工艺
1. **常见烹饪方式 - 炖**:炖是制作秘制国药中华鳖较为常见的方式。将处理好的中华鳖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与准备好的中药材及其他配料一同放入炖锅中。炖制过程中,小火慢炖能使中华鳖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到汤汁中,同时让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与鳖肉充分融合。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使菜品口感软烂入味。例如,在炖制时,先将中华鳖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减少腥味。然后在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鳖块、枸杞、黄芪、红枣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 2 小时左右,直至鳖肉熟烂,汤汁浓稠。
2. **独特工艺或技巧**:在处理中华鳖时,可先将其放入温水中,让其吐出体内的杂质,然后在颈部下方割开一个小口,放净血液,这样能有效减少鳖肉的腥味。在炖煮过程中,适时搅拌,确保各食材受热均匀,味道融合得更加充分。同时,根据中药材的特性,有些质地坚硬的中药材如黄芪等,可提前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在炖煮时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六、常见菜谱
一、 菜谱一:枸杞黄芪炖中华鳖
1. **食材准备**:中华鳖 1 只(约 500 - 600 克)、枸杞 20 克、黄芪 15 克、红枣 10 颗、葱姜适量、料酒 15 毫升、盐 5 克、鸡精 3 克、清水适量。
2. **步骤**
- 将中华鳖宰杀,放净血后,放入 70 - 80℃的热水中烫 2 - 3 分钟,然后刮去体表的黑膜和腹部的黄油,清洗干净,切成 4 - 6 块。
-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切好的鳖块,加入 5 毫升料酒、姜片 3 - 4 片,大火烧开后焯水 3 - 5 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 将焯好水的鳖块放入炖锅中,加入枸杞、黄芪、红枣,再加入剩余的 10 毫升料酒、葱段 2 - 3 段,倒入足量清水,水面要没过食材。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 2 小时,至鳖肉熟烂,汤汁浓稠。
- 加入盐、鸡精调味,搅拌均匀,再炖煮 5 - 10 分钟即可。
3. **注意事项**
- 宰杀中华鳖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其咬伤。
- 烫鳖的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鳖肉表皮破裂,影响口感。
- 炖煮时间要根据鳖的大小和火候适当调整,确保鳖肉熟透且软烂。
二、 菜谱二:国药清蒸中华鳖
1. **食材准备**:中华鳖 1 只(约 500 克)、党参 10 克、当归 8 克、枸杞 15 克、香菇 3 - 4 朵、葱姜适量、料酒 10 毫升、盐 4 克、蒸鱼豉油 15 毫升、食用油 10 毫升。
2. **步骤**
- 中华鳖处理方法同炖法,宰杀、放血、烫皮、清洗后切成块。
- 将党参、当归洗净,切成小段,枸杞洗净备用。香菇泡发后切成小块。
- 把鳖块放入蒸盘中,依次放入党参、当归、枸杞、香菇块,加入料酒、盐,均匀搅拌。
- 蒸锅加水烧开,将蒸盘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30 - 40 分钟,至鳖肉熟透。
- 蒸好后,取出蒸盘,倒掉盘中多余的汤汁,淋上蒸鱼豉油,放上葱姜丝。
- 锅中烧热食用油,浇在葱姜丝上,激发出香味即可。
3. **注意事项**
- 中药材的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和体质适当调整。
- 清蒸时间要掌握好,时间过短鳖肉不熟,时间过长则肉质变老。蒸好后倒掉多余汤汁可减少腥味。
七、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秘制国药中华鳖除了直接食用外,其汤汁可用来泡饭,浓郁的汤汁包裹着米饭,别有一番风味。也可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沙拉,如黄瓜、生菜等,使饮食结构更加均衡,口感上也能形成清爽与醇厚的对比。
2. **食用禁忌**
- 中华鳖性偏寒,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不宜过多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 孕妇应谨慎食用,虽然中华鳖富含营养,但传统观念认为其有通血络、散瘀块的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具体可咨询医生后决定是否食用。
3. **过敏风险与应对措施**:部分人可能对中华鳖或其中某些中药材过敏。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斑、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就医时告知医生食用的具体食物和症状,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4. **不适合同吃的食物**:中华鳖不宜与苋菜同食,两者同食可能引起中毒反应。此外,与鸡蛋同食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降低营养价值。在食用秘制国药中华鳖时,应避免同时食用这些食物,确保饮食安全和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