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
需要说明的是,杏仁并非水果,而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种子。杏仁分为甜杏仁与苦杏仁。甜杏仁颗粒大、壳薄,口感微甜。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等,能润肺止咳、滋养肌肤,适合一般人群。苦杏仁味苦,多入药,有降气止咳平喘等功效,但含氰化物,食用需谨慎,孕妇等人群忌服。
基本介绍
杏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水果,而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杏或山杏的种子。“杏”字在古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名称来源与果实形态及生长特征相关。杏树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国内,主要产地有河北、辽宁、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国外则集中在中亚、西亚、地中海地区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杏仁通常在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后,取出种子晒干即得。
杏仁外观呈扁心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其长度一般在 1 - 2 厘米之间,宽度约 0.8 - 1.5 厘米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顶端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 2,乳白色,富油性。
杏仁常见品种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颗粒相对较大,颜色较浅,多为淡黄白色,口感较甜、细腻,含油量相对较低。苦杏仁则颗粒稍小,颜色较深,多呈深棕色,苦味明显,含油量较高。在营养价值上,两者都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但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苷含量相对较高,该成分在人体内可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过量食用易中毒。
历史文化
杏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商代。古代,杏仁不仅是食物,还用于医药。在传统文化中,杏仁并无特殊文化禁忌。在西方,杏仁也是常见食材与药材,常出现在宗教仪式与传统节日食品中,象征着健康与活力。
口感风味
杏仁口感独特,质地硬脆,咬开后油脂溢出,带来丰富醇厚之感。甜杏仁甜味清新,后味悠长,带有淡淡的坚果香气;苦杏仁苦味初尝明显,但细品之下,苦味后有独特的甘香,其油脂香气更为浓郁,不过苦味可能会掩盖部分甜味感受。
营养功效
1. **蛋白质**:杏仁富含优质植物蛋白,每 100 克杏仁约含 21.15 克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修复与维护,增强免疫力。
2.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有益。
3. **维生素**:含有维生素 E、维生素 B 族等。维生素 E 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维生素 B 族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促进消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矿物质**:钙、镁、钾等矿物质含量丰富。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关键元素;镁有助于调节心脏节律、维持肌肉正常功能;钾对维持体液平衡、调节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5. **苦杏仁苷**:苦杏仁中特有的成分,在人体内可分解产生氢氰酸和苯甲醛,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可镇咳平喘,但因其有毒性,必须严格控制摄入量。
食用小贴士
1. **鲜食**:甜杏仁可直接鲜食,最佳食用时机是在完全干燥后,此时口感脆香,味道清甜。但苦杏仁一般不建议鲜食,因其含有较高苦杏仁苷,直接食用易引起中毒。
2. **加工制品**:杏仁可加工成多种制品。如杏仁露,以杏仁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调配等工艺制成,口感细腻,具有浓郁杏仁风味;杏仁粉可用于制作糕点、饮品等,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与独特风味。
3. **烹饪搭配**:在烹饪中,杏仁常与蔬菜、肉类搭配。如西芹炒杏仁,西芹的清爽与杏仁的香脆相互映衬;杏仁还可撒在沙拉上,增添口感层次。
4. **食用禁忌**:苦杏仁有毒,成人一次食用苦杏仁不宜超过 10 粒,儿童更应严格控制剂量。对坚果过敏人群应避免食用杏仁,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杏仁不宜与黄芪、黄芩、葛根等中药材同食,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购买与存储
1. **购买挑选**:购买杏仁时,若喜欢甜味较浓、口感细腻的,应选择颗粒饱满、颜色浅的甜杏仁;若追求独特的苦味与浓郁油脂香气,可挑选苦杏仁,但需注意食用安全。无论哪种,都要选外壳完整、无虫蛀、无异味的。避免购买颜色过白的杏仁,可能经过过度漂白处理。
2. **存储方式**:短期存储,可将杏仁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长期存储,建议密封放入冰箱冷藏,温度控制在 5℃左右为宜,这样可保持杏仁的新鲜度与风味,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杏仁口感独特,无论是甜杏仁的清甜香脆,还是苦杏仁的苦后回甘,都能给人带来别样的味觉享受。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从增强免疫力到呵护心血管健康,全方位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日常零食,还是烹饪中的点缀,杏仁都能展现出独特魅力,不妨在生活中多多品尝这一美味又营养的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