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

番茄,外观圆润,色泽鲜艳,成熟时多呈红彤彤或橙黄色。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几乎适宜所有人群,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爱美女性、上班族,日常食用番茄,都有益身体健康。

基本介绍

番茄,学名 Solanum lycopersicum,别名西红柿,隶属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之名,源于其形似茄子且来自番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1523 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 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 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如今,番茄在全球广泛种植,成为世界各国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在我国,番茄南北均有栽培,因种植区域和种植方式差异,上市季节有所不同。露地种植的番茄,在北方多为夏季成熟上市,南方则多在夏、秋季节。而通过设施栽培,可实现周年供应。

番茄外观多样,常见形状有球形、扁球形、椭圆形等。大小差异显著,小型番茄如樱桃番茄,单果重通常在 10 - 20 克,大型番茄单果重可达 200 克以上。颜色丰富,常见的有红色、粉红色、黄色,绿色番茄在成熟过程中也会呈现特定阶段颜色。其果皮光滑,具一定韧性,能保护果肉。果肉多汁,质地软嫩。

番茄品种繁多,按成熟时间分,有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依果实大小分,有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品种。常见品种如下:

大红番茄:果型较大,呈扁球形,颜色鲜艳大红。果皮较厚,耐储存和运输。果肉紧实,汁多味酸甜适中,适合炒菜、做番茄酱。

粉红番茄:果实多为圆形,色泽粉红。果皮薄,果肉质地较沙,口感甜中带酸,生食、凉拌口感佳。

樱桃番茄:果实小巧圆润,形如樱桃,有红、黄等颜色。果皮薄,果肉脆嫩,甜度高,汁水丰富,常作水果生食,也可用于制作沙拉。

黄番茄:果型与大红番茄相似,颜色金黄。其甜度较高,酸味淡,口感清爽,可生食、榨汁或用于烹饪色彩丰富的菜肴。

不同品种在营养价值上略有差异,总体都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樱桃番茄维生素 C 含量相对较高,大红番茄番茄红素含量较突出。在味道方面,粉红番茄偏甜,大红番茄酸甜平衡,黄番茄甜度高。

营养功效

番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

维生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每 100 克番茄约含 19 毫克维生素 C 。维生素 C 是强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护皮肤、骨骼和牙龈健康。番茄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 E,与维生素 C 协同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此外,番茄富含维生素 B 族,包括硫胺素(B1)、核黄素(B2)、烟酸(B3)等,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运作。

矿物质:钾含量丰富,每 100 克番茄约含 163 毫克钾 。钾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血压稳定,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和酸碱平衡。还含有少量的镁、铁、锌等矿物质,镁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激活,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锌对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番茄红素:是番茄中最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属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抗氧化能力强,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降低患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风险。研究表明,常食富含番茄红素食物,可降低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等发病几率。番茄红素经加热和油脂烹饪后,更易被人体吸收。

有机酸: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在食疗方面,番茄对高血压患者有益,高钾低钠特性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对于爱美人士,其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可减少皱纹,美白肌肤,延缓皮肤衰老。番茄的抗炎特性,对缓解慢性炎症有一定辅助作用。

食用方式

一、 烹饪方法

炒制:是常见做法。将番茄切块,与鸡蛋、豆腐等搭配炒制。炒制时,高温使番茄细胞破裂,释放出有机酸和番茄红素等,增添风味并提高营养利用率。

煮汤:番茄可单独煮汤,或与其他食材如土豆、牛肉等搭配。煮汤过程中,番茄营养成分融入汤汁,使汤味道浓郁,营养丰富。

凉拌:适合夏季,将番茄切片或切块,加入糖、盐、醋等调味,清爽可口,能最大程度保留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

烤制:把番茄切成两半,撒上盐、黑胡椒、橄榄油等调料,放入烤箱烤制。高温使番茄表面微焦,内部软糯,风味独特。

二、 搭配建议

番茄与鸡蛋:经典搭配。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 ,番茄富含维生素和番茄红素。两者搭配,营养互补,口感丰富。常见菜肴番茄炒蛋,色泽诱人,味道酸甜可口。

番茄与牛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富含铁、锌等矿物质 。番茄的酸性可使牛肉肉质更嫩,同时两者搭配炖煮,番茄红素与牛肉营养融合,味道浓郁,营养丰富,如番茄牛腩。

番茄与豆腐:豆腐富含植物蛋白和钙 。与番茄搭配,口感软嫩,营养均衡,适合老人、儿童及素食者,如番茄豆腐煲。

三、 菜肴简介

番茄炒蛋:将鸡蛋炒熟盛出,再炒番茄至出汁,放入鸡蛋翻炒均匀,加盐、糖调味。此菜制作简单,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番茄牛腩:牛腩切块焯水,番茄去皮切块。先炒香葱姜蒜,加入牛腩翻炒,再放入番茄炒出汁,加水炖煮至牛腩软烂,调味即可。味道浓郁,牛腩鲜嫩,汤汁可拌饭。

番茄豆腐煲:豆腐切块焯水,番茄切块。锅中倒油,炒香番茄,加水煮开,放入豆腐,小火炖煮入味,加盐、鸡精调味,勾芡收汁。豆腐吸收番茄汤汁,味道鲜美。

清洗处理

清洗番茄时,为确保食用安全,去除农药残留至关重要,可采用以下方法:

流水冲洗:将番茄放在水龙头下,用流动水冲洗表面,去除灰尘、杂质。

盐水浸泡:在盆中加入适量清水和盐,配成 2% - 3% 的盐水溶液 ,将番茄放入浸泡 10 - 15 分钟。盐水可使农药溶解,还能杀灭部分细菌。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小苏打水浸泡: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呈弱碱性。部分农药在碱性环境下易分解。在清水中加入小苏打,配成 0.5% - 1% 的小苏打水溶液 ,将番茄浸泡 15 - 2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果蔬清洗剂清洗:按产品说明,在清水中加入适量果蔬清洗剂,放入番茄浸泡 5 - 10 分钟,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去除清洗剂残留。

处理番茄时,先去除果蒂。若用于烹饪需去皮,可在番茄顶部划十字,放入开水中烫 1 - 2 分钟,皮易剥落。

食用小贴士

番茄吃法多样,除常见烹饪方式,还可制成番茄汁,将番茄洗净切块,用榨汁机榨取汁液,可加蜂蜜、柠檬调味,富含营养且方便饮用。还能制作番茄沙拉,与生菜、黄瓜、紫甘蓝等蔬菜搭配,加橄榄油、醋、盐等调味,清爽可口。

食用番茄也有注意事项。番茄性微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大量生食。未成熟番茄含龙葵碱,食用过多会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选择成熟番茄食用。番茄不宜与螃蟹同食,螃蟹富含蛋白质和钙,番茄中的维生素 C 会使蛋白质凝固,且可能生成不溶性物质,引起肠胃不适。对番茄过敏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腹泻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症状严重需就医。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方法

看外观:优质番茄果实饱满,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痕、斑点。果型周正,符合品种特征。如大红番茄应呈扁球形,粉红番茄为圆形。颜色鲜艳均匀,成熟度好。若颜色不均,可能成熟度欠佳。

摸质地:用手轻捏,软硬适中为好。过软可能内部开始腐烂,过硬则成熟度不够,口感不佳。

闻气味:成熟番茄有自然清香气味。若有刺鼻或异味,可能使用了催熟剂或保存不当。

按喜好挑选:喜欢酸甜浓郁口感,可选大红番茄;偏好甜润口感,粉红番茄更合适;追求小巧甜美,樱桃番茄是佳选。

二、 储存方法

常温储存:成熟度较低的番茄,可放在阴凉通风处,温度 10 - 15℃ 为宜。避免阳光直射,可保存 3 - 5 天。成熟度高的番茄易腐烂,尽快食用。

冰箱冷藏:洗净擦干的番茄,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保鲜袋,放入冰箱冷藏,温度 2 - 4℃ 。冷藏可延长保鲜时间至 7 - 10 天,但冷藏后口感会稍受影响。

速冻储存:番茄洗净,去皮切碎,装入密封袋或保鲜盒,挤出空气,放入冰箱冷冻室。速冻番茄可保存数月,烹饪时无需解冻,直接下锅,适合做番茄酱、番茄汤。

番茄,以其丰富多样的口感风味,或酸甜爽口,或清甜宜人,无论是生食的清新,还是烹饪后的浓郁,都能给味蕾带来独特享受。其卓越的营养功效,从增强免疫力到呵护心血管,从促进消化到抗氧化延缓衰老,全方位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无论是家常烹饪的百搭能手,还是注重健康人士的营养之选,番茄都当之无愧。不妨在日常饮食中增添番茄,开启美味与健康同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