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瓜
节瓜,外观呈短圆柱形,表皮光滑有浅纵沟,颜色多为浓绿色或黄绿色。它富含维生素 C、钾、镁等营养成分,有清热、清暑、解毒功效。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适合暑热烦闷、水肿、口渴者,能帮助补充营养,缓解不适,是夏季消暑食疗的佳品。
基本介绍
节瓜,学名 Benincasa hispida Cogn. var. chiehqua How,属于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的变种,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来历与冬瓜相关,由于节瓜在某些特征上与冬瓜相似,但个头较小且一节一节的,故得名节瓜,部分地区也将其称为毛瓜。
节瓜原产于中国南部,在中国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广泛种植,如今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上海、南京等地也有栽培,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等国家也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节瓜通常于春季播种,夏季和秋季成熟上市。而在一些气候较为特殊或采用设施栽培的区域,上市时间可能有所调整,基本全年都能在市场上见到。
节瓜的外观呈长圆柱形或短圆柱形,大小差异较大,小型节瓜一般长约 15 - 25 厘米,直径 6 - 10 厘米;大型节瓜长度可达 30 - 60 厘米,直径 10 - 20 厘米。其表皮颜色多为绿色或浅绿色,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绒毛,成熟后绒毛会逐渐脱落。节瓜的果皮较薄,质地较为坚韧。果肉为白色,肉质致密,纤维较少,口感鲜嫩。
常见的节瓜品种有七星仔节瓜、菠萝种节瓜、大藤节瓜等。七星仔节瓜,果实短圆柱形,皮色深绿,有浅绿色斑点,宛如七星,该品种肉质致密,品质优良,味道清甜,口感细腻,其营养价值在各类节瓜品种中相对较高,尤其维生素 C 和矿物质含量较为突出。菠萝种节瓜,果实呈长棒形,皮色浅绿,有光泽,果面有浅棱沟,形似菠萝,其肉质嫩滑,味道稍淡,但具有独特的清香,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大藤节瓜,果实长圆柱形,个头较大,皮色墨绿,肉质紧实,口感较粉,它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对提高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营养功效
节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每 100 克节瓜中,含有水分约 95 - 97 克,蛋白质 0.7 - 0.9 克,碳水化合物 2.7 - 3.2 克,膳食纤维 0.5 - 0.8 克,维生素 C 12 - 18 毫克,维生素 B1 0.02 - 0.03 毫克,维生素 B2 0.03 - 0.04 毫克,尼克酸 0.4 - 0.6 毫克,还含有钙 12 - 18 毫克、磷 18 - 24 毫克、铁 0.2 - 0.3 毫克等矿物质。
节瓜中的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人体抵御外界病菌的入侵,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维持皮肤、骨骼和血管的健康。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还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脂。节瓜含有的多种矿物质,如钙、磷等,对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铁元素则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帮助。
从食疗角度来看,节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清暑、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对于暑热烦闷、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食用节瓜可以清热解暑,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起到生津止渴的效果。同时,节瓜的低钠含量,使其适合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减轻肾脏负担。
食用方式
节瓜的食用方式多样,烹饪方法丰富。常见的烹饪方法有炒、煮、煲汤、蒸等。在搭配方面,节瓜与多种食材搭配既能提升口感,又能保证营养均衡。
节瓜与排骨搭配煲汤,排骨的醇厚肉质与节瓜的清甜相得益彰,营养上荤素搭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体做法为:将排骨洗净切块,焯水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姜片、葱段,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约 1 小时,再加入去皮切块的节瓜,继续炖煮 30 分钟左右,至节瓜软烂,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节瓜炒虾仁也是一道美味佳肴。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与节瓜搭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制作时,先将虾仁洗净,用盐、料酒、淀粉腌制片刻;节瓜去皮切片,锅中热油,放入虾仁滑炒至变色盛出,再放入节瓜片翻炒至断生,加入虾仁,调入适量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
以节瓜为食材的菜肴还有节瓜粉丝煲,将节瓜切成小块,粉丝泡软,锅中放油,爆香蒜末,加入节瓜块翻炒几下,放入适量清水,煮开后加入粉丝,煮至汤汁浓稠,放入适量蚝油、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此菜口感软糯,粉丝吸收了节瓜的汤汁,味道十分鲜美。还有清蒸节瓜,将节瓜去皮切段,放入盘中,加入蒜末、豆豉、生抽、油等调料,上锅蒸熟,具有原汁原味、清淡爽口的特点。
清洗处理
为确保节瓜的食用安全,清洗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去除农药残留。首先,将节瓜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用手轻轻搓洗表皮,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由于节瓜表皮有绒毛,可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能更有效地清洁。
接着,采用盐水浸泡法进一步去除农药残留。准备一盆清水,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使盐水浓度达到 2% - 3%左右,将节瓜放入盐水中浸泡 15 - 20 分钟。盐水的渗透压可使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节瓜表皮渗透出来。浸泡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如果担心节瓜内部也可能残留农药,可在清洗后将节瓜去皮,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农药残留。但需注意,节瓜皮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若确定节瓜来源安全、农药残留较少,保留部分外皮食用可获取更全面的营养。
食用小贴士
节瓜除了常见的烹饪方式,还可凉拌食用。将节瓜去皮切丝,用开水焯烫片刻,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加入蒜末、生抽、醋、糖、香油等调料拌匀,口感清爽,适合夏季食用。
食用节瓜时需注意,节瓜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应适量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一般来说,这类人群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 100 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节瓜过敏案例报道,但对于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节瓜时应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在食物搭配方面,虽然节瓜一般没有绝对不能同吃的食物,但从饮食健康角度考虑,尽量避免与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大量搭配食用,以免影响节瓜本身清热解暑的功效,同时也防止对肠胃造成较大刺激。此外,未成熟的节瓜并不含有毒特质,可以放心食用,但成熟节瓜的口感和风味更佳。
选购与储存
选购节瓜时,对于喜欢口感鲜嫩的消费者,应挑选表皮绒毛较多且细密的节瓜,这表明节瓜较为新鲜,其口感也更为细嫩。同时,选择瓜身匀称、粗细一致、无明显疤痕和斑点的节瓜,这样的节瓜发育良好,品质更佳。若喜欢口感稍粉的节瓜,可挑选个头较大、表皮颜色较深、绒毛相对较少且瓜身稍硬的,这类节瓜通常成熟度较高,淀粉含量相对较多,口感会更粉。
新鲜优质的节瓜,其瓜蒂应新鲜、无干枯变色现象,瓜身有一定弹性,按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若节瓜表皮出现软烂、水渍状斑块,或者瓜身过于软烂、失去弹性,说明节瓜已经不新鲜,不宜购买。
储存节瓜时,可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这样能保存 3 - 5 天。如需延长保鲜时间,可先用保鲜膜将节瓜包裹好,放入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 5 - 8℃为宜,这种方式可使节瓜保存 1 - 2 周。但需注意,从冰箱取出后,应放置片刻,待节瓜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烹饪,以免影响口感。
节瓜口感鲜嫩,或清甜爽口,或粉糯绵密,风味独特,无论是作为日常餐桌上的家常菜,还是在养生食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清热解暑等诸多健康功效,且食用方式多样,搭配灵活。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其他季节,选择节瓜作为食材,既能满足味蕾的享受,又能为身体补充丰富的营养,是追求健康饮食的理想之选。不妨在下次采购食材时,将节瓜纳入购物清单,为家人烹制美味又营养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