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
皱纹盘鲍,壳呈椭圆形,螺层 3 层,壳面粗糙具瘤状突起及多条皱纹。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具有平肝潜阳、滋阴清热等功效。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对改善肝肾阴虚、目昏眼花也有益,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基本介绍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隶属于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海洋贝类。它与其他常见水产在外观、肉质及味道上存在显著差异。
从外观来看,皱纹盘鲍贝壳大而坚厚,呈椭圆形,螺旋部极小,螺层约 3 层,体螺层极大,几乎占贝壳全部。壳顶钝,略高于体螺层的壳面。贝壳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的皱纹,这也是其得名“皱纹盘鲍”的原因。壳面被有一层深绿褐色带黑褐色斑纹的角质皮,壳边缘有一列突起,末端 4 - 5 个开孔,呈管状。相比之下,多数鱼类身形流畅,贝类中的扇贝则多呈扇形且表面较为光滑。
其肉质紧实且富有弹性,与常见鱼类嫩滑的肉质有所不同。皱纹盘鲍味道鲜美浓郁,具有独特的海洋风味,较普通贝类的味道更为醇厚。
皱纹盘鲍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沿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北海道、本州、九州等地。其适宜生长于潮流畅通、水质清澈、盐度较高且海藻丰富的岩礁地带。在这样的产地环境中,丰富的海藻为皱纹盘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清澈且盐度适宜的海水保证了其生长环境的稳定,从而使得产出的皱纹盘鲍品质优良。
皱纹盘鲍的养殖方式主要有野生捕捞和人工养殖。野生捕捞的皱纹盘鲍通常生长周期较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摄食,肉质和风味更为独特,被部分消费者认为更加天然健康。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等因素,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产量十分有限。人工养殖则能够满足市场对皱纹盘鲍的大量需求,产量大且价格相对稳定。当前人工养殖方式不断改进,较为科学环保的方式如筏式养殖,通过在海上设置浮筏,将鲍苗放置在养殖笼中悬挂于浮筏上,这种方式既保证了皱纹盘鲍生长所需的水流和氧气,又便于管理。不过,人工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备受关注,不当使用可能影响其品质。研究表明,在适宜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皱纹盘鲍在营养成分上与野生皱纹盘鲍并无显著差异,但野生皱纹盘鲍在口感和风味上可能略胜一筹。
营养功效
皱纹盘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 100 克鲜鲍中约含蛋白质 12.6 克 ,其氨基酸组成丰富且比例接近人体需求,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能够为身体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组织修复。
此外,皱纹盘鲍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硒等。钙元素对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锌元素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与代谢,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生殖系统发育以及伤口愈合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具有一定作用。
皱纹盘鲍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不饱和脂肪酸,如 EPA(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的功效。它们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从而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从食疗角度看,中医认为皱纹盘鲍味咸、性凉,具有滋阴清热、益精明目等功效。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骨蒸劳热、咳嗽、崩漏、带下、淋病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烹饪搭配
一、 烹饪方法
1. **清蒸**:清蒸是最能保留皱纹盘鲍原汁原味的烹饪方法。将皱纹盘鲍清洗干净,在鲍肉表面划几刀,方便入味。盘中铺上葱姜,放上鲍肉,淋上少许料酒,蒸 8 - 10 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鲍的大小调整)。蒸好后,倒掉盘中的汤汁,淋上蒸鱼豉油,再浇上热油即可。清蒸后的皱纹盘鲍口感鲜嫩,能充分展现其本身的鲜美滋味。
2. **红烧**:先将皱纹盘鲍焯水备用。锅中热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适量酱油、糖、料酒等调料,加水烧开后放入鲍肉,小火慢炖约 20 - 30 分钟,让鲍肉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至汤汁浓稠,鲍肉入味即可。红烧后的皱纹盘鲍色泽红亮,味道浓郁醇厚。
3. **煲汤**:将皱纹盘鲍与排骨、鸡等食材搭配煲汤。先将鲍肉和其他食材分别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然后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 2 小时。煲汤能使鲍肉的营养充分融入汤中,汤汁鲜美且营养丰富。
二、 搭配建议
1. **与蔬菜搭配**:皱纹盘鲍可与西兰花、芦笋等蔬菜搭配。例如,将西兰花焯熟后摆盘,中间放上红烧或清蒸好的皱纹盘鲍,既提升了菜品的颜值,又保证了营养均衡。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与富含蛋白质的皱纹盘鲍搭配,能使营养更好地被吸收。
2. **与菌类搭配**:与香菇、杏鲍菇等菌类搭配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制作鲍菇汤,菌类的独特风味能与皱纹盘鲍相互融合,丰富口感的同时,还能增加汤品的营养价值,因为菌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三、 经典菜肴
1. **鲍汁扣辽参**:以皱纹盘鲍熬制的鲍汁浓郁鲜美,辽参口感软糯。将发好的辽参放入鲍汁中慢火煨制入味,最后勾芡装盘,是一道高档的滋补菜肴,兼具丰富营养与鲜美口感。
2. **清蒸鲍鱼佐时蔬**:将新鲜的皱纹盘鲍清蒸后,搭配时令蔬菜,如豌豆苗、胡萝卜等。这道菜色彩丰富,营养全面,鲍肉的鲜嫩与蔬菜的清爽相得益彰。
安全卫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面临诸多污染问题,皱纹盘鲍的生长环境也可能受到影响。水环境污染源众多,其中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等可能会在皱纹盘鲍体内富集。在养殖水域方面,如果养殖区域靠近工业排污口或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的区域,养殖的皱纹盘鲍就有可能受到污染。野生捕捞区域若水质不佳,同样会影响皱纹盘鲍的品质。
皱纹盘鲍还可能携带寄生虫(如肝吸虫、肺吸虫等)和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等)。食用受感染的皱纹盘鲍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疾病症状。一般来说,生活在污染水域或养殖环境较差的皱纹盘鲍更容易受到感染。
为确保食用安全,通过正确的烹饪方式可有效杀灭这些寄生虫和病菌。例如,高温蒸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皱纹盘鲍充分加热至熟透,通常在 100℃ 条件下蒸煮 10 - 15 分钟,即可杀死大部分寄生虫和病菌。
在保鲜和储存方面,新鲜的皱纹盘鲍若短时间内食用,可将其放在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 0 - 5℃ ,这样能保存 1 - 2 天。如需长时间保存,则应将鲍肉取出,清洗干净后用保鲜袋密封,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温度在 -18℃ 以下,可保存数月。但需注意,冷冻后的皱纹盘鲍在口感上可能会略有变化。
食用小贴士
皱纹盘鲍经过不同烹饪方式后口感变化明显。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嫩口感与原汁原味,鲍肉入口爽滑且富有弹性;红烧后的皱纹盘鲍由于吸收了浓郁的酱汁,口感更加醇厚,外皮略有韧性,内部依然保持一定的鲜嫩度;煎炸后的皱纹盘鲍表面酥脆,内部肉质紧实,但这种烹饪方式可能会使鲍肉的水分流失一部分,口感相对没有清蒸和红烧那么鲜嫩多汁。
在食用皱纹盘鲍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皱纹盘鲍的内脏部分需要清理干净,因为内脏可能富集了一些有害物质。其次,未煮熟的皱纹盘鲍可能因含有寄生虫或病菌而导致人体感染疾病,所以一定要确保烹饪熟透。另外,皱纹盘鲍与某些食物不宜同食,如含有鞣酸的柿子、葡萄等水果,同食可能会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肠胃不适。
此外,部分人群可能对皱纹盘鲍过敏,过敏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若食用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方法
1. **看外观**:新鲜优质的皱纹盘鲍贝壳完整,无破损,表面纹理清晰,壳色自然且有光泽。若贝壳暗淡无光、有破损或裂缝,则可能品质不佳。鲍肉应饱满,与贝壳紧密相连,无松散或脱落现象。
2. **闻气味**:新鲜的皱纹盘鲍具有淡淡的海洋腥味,无异味。若闻到腐臭味或其他异常气味,则说明鲍已不新鲜。
3. **触摸鲍肉**:用手轻轻触摸鲍肉,新鲜的鲍肉质地紧实且有弹性,手指按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若鲍肉松软,缺乏弹性,则可能不新鲜。
4. **根据口味喜好挑选**:如果喜欢肉质更为紧实有嚼劲的,可以选择个头稍大、生长周期较长的皱纹盘鲍;若偏好相对嫩滑口感的,则可挑选个头适中、相对较嫩的个体。
二、 储存方法
延长皱纹盘鲍保鲜时间,除上述提及的冷藏和冷冻方法外,还可采用湿毛巾包裹法。用湿润的毛巾包裹新鲜的皱纹盘鲍,放入保鲜袋中,置于冰箱冷藏,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湿度和新鲜度,可保存 1 - 2 天。若购买的是鲜活皱纹盘鲍,可将其放在装有海水(或调配的人工海水)的容器中,放在阴凉处,每隔 1 - 2 天更换一次海水,可短期存活并保持新鲜。
皱纹盘鲍以其独特的口感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功效,在水产中独树一帜。其紧实富有弹性的肉质,浓郁鲜美的味道,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煲汤,都能带来别具一格的味觉享受。从营养角度,丰富的优质蛋白、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为人体健康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无论是日常滋补还是食疗养生都具有颇高价值。皱纹盘鲍适合多种消费场景,既适合家庭在节假日精心烹饪,为餐桌增添美味与营养;也适合用于宴请宾客,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档次,展现出对宾客的尊重与热情。无论是追求美食体验还是注重营养健康的消费者,皱纹盘鲍都是值得尝试的优质水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