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鸡塔
羊耳鸡塔是一道经典川菜。以猪肉和鸡蛋为主料,形似羊耳得名。外观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嫩滑。猪肉富含蛋白质与铁,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具有滋养脏腑、增强体质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气血不足、身体虚弱者品尝。
基本介绍
羊耳鸡塔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为热菜类型。其名称来源颇具趣味,此菜在造型上,将鸡肉捶茸后裹以猪网油,经改刀呈现出类似羊耳的形状,再加以炸制而成,故而得名“羊耳鸡塔”。它承载着川菜独特的烹饪技艺与饮食文化,在川菜的热菜谱系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口感,深受食客喜爱。
营养功效
1. **蛋白质**:羊耳鸡塔的主要食材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模式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修复受损组织,对于增强免疫力具有关键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而这些物质大多由蛋白质构成,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能保障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帮助人体抵御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2. **脂肪**:猪网油作为配料,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出约 9 千卡的能量,为人体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脂肪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的吸收,使人体能够更好地摄取这些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的维生素。不过,由于猪网油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在食用时需注意适量。
3. **微量元素**:鸡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等。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氧气的输送,引发贫血症状。锌元素则在人体生长发育、免疫调节、伤口愈合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参与多种酶的合成与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
从养生角度来看,鸡肉性温,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养血添髓等功效。对于一些体质虚寒、气血不足的人群,适量食用羊耳鸡塔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需注意,由于其食材特性,对于实热体质或内有积热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热邪,导致上火等症状。
口味口感
羊耳鸡塔口味以咸鲜为主,略带炸物特有的焦香风味。其口感层次丰富,外层因猪网油炸制后变得酥脆,在咬下的瞬间能听到“咔嚓”的声响,给人带来愉悦的听觉与口感体验;而内部的鸡肉捶茸后炸制,口感嫩滑,与外层的酥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外酥里嫩的独特口感,是羊耳鸡塔深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口咬下,既能感受到酥脆外皮的香,又能品味到嫩滑鸡肉的鲜,令人回味无穷。
食材配料
1. **鸡肉**:选用新鲜的鸡肉,最好是鸡脯肉,因其肉质鲜嫩、纤维细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鸡脯肉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制作羊耳鸡塔的核心食材,决定了菜品的主要口感与营养价值。
2. **猪网油**:猪网油是包裹鸡肉的关键配料,它质地轻薄,含有丰富的脂肪。在炸制过程中,猪网油的脂肪融化,使炸出的羊耳鸡塔外皮酥脆香润。同时,猪网油还能在炸制时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避免内部鸡肉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保持鸡肉的嫩滑口感。
3. **其他配料**:通常还会用到鸡蛋,鸡蛋液在制作过程中可起到粘合作用,使鸡肉与猪网油更好地结合。此外,淀粉也是常用配料,将淀粉与鸡肉茸混合,能增加鸡肉的粘性,有助于成型,同时在炸制时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鸡肉内部保持嫩滑。调味料方面,会用到盐、胡椒粉、料酒等。盐用于调味,奠定菜品的基本咸鲜口味;胡椒粉可去腥增香,为菜品增添独特的风味;料酒则具有去腥解腻的作用,使菜品味道更加纯正。
烹饪工艺
1. **鸡肉处理**:将新鲜鸡脯肉洗净,去除筋膜等杂质,用刀背轻轻捶打,使鸡肉纤维松散,更易入味。捶打后的鸡肉剁成茸状,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盐、胡椒粉、料酒、鸡蛋液、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让鸡肉充分吸收调料,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馅料。
2. **猪网油准备**:把猪网油洗净,平铺在案板上,去除上面的杂质与多余油脂,尽量保持其完整。猪网油的清洗需小心操作,避免破裂,影响包裹效果。
3. **包裹成型**:将调好的鸡肉茸均匀地铺在猪网油上,铺成约 0.5 - 1 厘米厚的薄片,然后从一端开始慢慢卷起,卷成直径约 3 - 4 厘米的圆筒状。卷的过程要紧密,确保鸡肉与猪网油贴合紧密。卷好后,用刀将两端修齐,再切成约 3 - 4 厘米长的小段,形似羊耳,羊耳鸡塔的雏形便完成了。
4. **炸制**: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烧至六成热(约 160℃,可将筷子插入油中,周围有小气泡冒出即为六成热)。将切好的羊耳鸡塔生坯逐个放入油锅中,保持中小火炸制。炸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炸至表面金黄酥脆,捞出沥油。炸制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火大易导致外皮焦糊而内部未熟,火小则会使炸制时间过长,导致外皮不够酥脆且吸油过多。
常见菜谱
一、 经典羊耳鸡塔菜谱
1. **食材准备**:鸡脯肉 300 克、猪网油 200 克、鸡蛋 1 个、淀粉 30 克、盐 5 克、胡椒粉 3 克、料酒 10 毫升、食用油适量。
2. **步骤**:
- 按照上述烹饪工艺中的鸡肉处理方法,将鸡脯肉捶茸并调味搅拌均匀。
- 把猪网油洗净平铺,将调好的鸡肉茸均匀铺在猪网油上,卷成圆筒状并切段。
- 锅中倒油,六成热时放入羊耳鸡塔生坯,中小火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沥油装盘。
3. **注意事项**:
- 捶打鸡肉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将鸡肉捶烂。搅拌鸡肉茸时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这样能使馅料更具粘性,不易散开。
- 猪网油清洗后尽量沥干水分,否则炸制时容易溅油。铺鸡肉茸时要均匀,保证每段羊耳鸡塔的口感一致。
- 炸制时严格控制油温,开始可保持六成热,待炸至表面微黄后,可适当升高油温至七成热(约 180℃,油面波动加剧,有明显油烟),使外皮更加酥脆,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炸糊。
二、 创新版羊耳鸡塔菜谱(添加蔬菜)
1. **食材准备**:鸡脯肉 250 克、猪网油 200 克、鸡蛋 1 个、淀粉 30 克、盐 5 克、胡椒粉 3 克、料酒 10 毫升、食用油适量、胡萝卜 50 克、芹菜 50 克。
2. **步骤**:
- 鸡脯肉处理同经典菜谱。胡萝卜、芹菜洗净切成末,放入鸡肉茸中,与其他调料一起搅拌均匀。
- 猪网油处理及包裹成型步骤与经典菜谱一致。
- 炸制过程也与经典菜谱相同,炸至金黄酥脆后捞出沥油。
3. **注意事项**:
- 蔬菜切末要尽量细碎,以免影响口感和成型。搅拌时要确保蔬菜与鸡肉茸充分混合。
- 由于添加了蔬菜,可能会使馅料水分增多,可适当增加淀粉的用量,以保证馅料的粘性。
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羊耳鸡塔可直接食用,充分感受其外酥里嫩的独特口感。也可搭配一些酱料,如番茄酱、椒盐、酸辣酱等,增添不同风味。还可以将羊耳鸡塔切成小块,与蔬菜搭配做成沙拉,增加菜品的丰富度与清爽感。
2. **食用禁忌**:羊耳鸡塔中含有猪网油,脂肪含量较高,因此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控制食用量,避免加重病情。同时,由于鸡肉性温,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如经常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者,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体内热邪。
3. **过敏风险及应对**:部分人群可能对鸡肉或鸡蛋过敏。对鸡肉过敏者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对鸡蛋过敏者接触或食用含有鸡蛋成分的羊耳鸡塔后,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症状较轻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症状严重者需进行紧急救治,如注射肾上腺素等。
4. **食物搭配禁忌**:羊耳鸡塔不宜与菊花同食,鸡肉与菊花同食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为确保食用安全,应避免两者搭配。同时,由于羊耳鸡塔本身较为油腻,食用时应避免搭配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