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大蓝鹭

大蓝鹭(学名:Ardea herodias)是鹳形目鹭科的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长137厘米。全身大部分羽毛呈灰蓝色羽毛,胸口和背部有丝状羽饰。枕部有两枚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

生境包括淡水和咸水沼泽、红树林、洪水冲积草原、湖畔和海岸,食物主要是鱼或青蛙,也包括昆虫、蛇、龟、啮齿目和小鸟等。是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一种常见的涉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蓝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鹳形目

科:

鹭科

属:

鹭属

种:

大蓝鹭

亚种:

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形态特征

大蓝鹭体长137厘米,翼展175-195厘米,体重2100-2500克。 全身大部分羽毛呈灰蓝色羽毛,胸口和背部有丝状羽饰。鸟喙尖而长、黄色,长腿,眼睛黑色,额和头顶白色,枕部有两枚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颈灰蓝色。两肩和下背被有矛状长羽,羽端分散如丝、颜色为灰褐色;尾暗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深灰色,亦具金属光泽。次级飞羽及翅上大覆羽灰褐色;小覆羽和中覆羽亦为灰褐色。翅角及翼前缘灰色。颏、喉白色,前颈基部有银灰色或白色长的矛状饰羽。虹膜黄色,嘴暗黄色,嘴峰角褐色,眼先裸露部黄绿色;胫裸露部和脚后灰色。

幼鸟脖子上有斑点和条纹,延长到上胸部。

大蓝鹭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

该类中一些个体的翅膀是纯白色的,称为大白鹭,在南佛罗里达可见。 它的腿黄色,鸟喙黄色。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大蓝鹭在北美洲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看到,包括阿拉斯加、魁北克和新斯科舍。南面的界线可以到达佛罗里达、墨西哥、加勒比海以至南美洲。其生境包括淡水和咸水沼泽、红树林、洪积草原、湖畔和海岸,但无论如何,都需要靠水生活。它们一般在水体傍的树林或灌木筑巢。


生活习性

落基山以东靠北的种群每年冬季会迁移到中美洲或者南美洲北部。美国南部和太平洋岸的种群则属留鸟。

大蓝鹭不会集体觅食。它们通常站在水中寻找目标,但也会在地上或者自空中或栖木上跃下。由于体型较大,故可于其他鹭无法到达的深水区觅食。可以在日间或晚上在浅水或水边觅食,但更常见于黎明和黄昏这样做。它们依靠视觉发现猎物,以长脚在水中涉足,用长而尖的喙刺穿鱼或青蛙,然后整个吞咽,有时因为猎物过大而被噎死。大蓝鹭的其他食物包括昆虫、蛇、龟、啮齿目和小鸟等。叫声是粗糙的呱呱声。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加拿大、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萨尔瓦多、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岛(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属部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维尔京群岛。

旅鸟:巴西、佛得角、法国、格陵兰岛、葡萄牙、西班牙(加那利群岛)。

大蓝鹭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大蓝鹭经常在湖泊或者湿地附近的树上筑巢,形成只含单一物种的聚落,但是有时候也会与属于其他物种的鹭混居。这样的群集英语称为heronry。一个群集的大小约社5至500个巢之间,平均每个群集有150个巢。

大蓝鹭的巢以粗壮的树枝构成。雌鸟在巢中下3至6只浅蓝色的蛋,当中父母每年只会养大一只雏鸟。如果鸟巢被弃或被毁,雌鸟会再下一巢蛋。人类干预对它们的繁殖,特别是筑巢初期,有不良的影响。多次骚扰常导致亲鸟遗弃巢中的蛋或雏鸟。父母双方负责哺育雏鸟的工作,由它们反刍食物。成鸟在喂哺期间消耗的食物是下蛋或孵蛋时的四倍。鹭蛋需要28天时间孵化,每只蛋孵化的时间与另一只有数天的间隔。首生的雏鸟由于较丰富的进食经验与对同胞更具侵略性,通常长得比其他雏鸟快。

查看全部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学 名

1.

大蓝鹭加拉帕戈斯群岛亚种

Ardea herodias cognata

2.

大蓝鹭北美洲西部亚种

Ardea herodias fannini

3.

大蓝鹭指名亚种

Ardea herodias herodias

4.

大蓝鹭印度亚种

Ardea herodias occidentalis

5.

大蓝鹭墨西哥湾亚种

Ardea herodias wardi

查看全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鹭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美洲蛇鹈是蛇鹈科的鸟类,具有全蹼,四趾均朝前,有蹼相连,嘴下常常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喉囊。是热带内陆水鸟,…
  • 栗头鳽:体长约49厘米,是一种体型矮扁的褐色鹭鸟。似黑冠鳽但区别在嘴及头顶冠形小,…
  • 朱鹮是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鸟类动物。其雄鸟通体白色,…
  • 鹈鹕别称塘鹅或河鸟,是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大型游禽。体型较大,雄性个体大于雌性;嘴形宽大直长,舌小,…
  • 夜鹭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
  • 噪鹮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 栗苇鳽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30-38厘米。外形和紫背苇鳽相似。…
  • 彩鹮:是鸟纲、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