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甚

桑葚为聚花果,呈长圆形,初为绿色,成熟后多为紫黑色,表面饱满多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花青素,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功效,能缓解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肝肾不足者、便秘人群,但脾胃虚寒者应少食。

基本介绍

桑葚,又作桑椹,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 。其名称来历与桑树紧密相关,桑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桑葚作为其果实,“葚”字专指桑树之果,故而得名。

桑葚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北部,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如朝鲜、日本、蒙古、中亚、俄罗斯、欧洲及美洲等地也有栽种 。在国内,不同地区桑葚成熟上市季节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多在4 - 5月成熟,北方地区稍晚,5 - 6月为桑葚的主要上市期。

从外观上看,桑葚通常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 - 3厘米,直径0.5 - 1厘米。未成熟时,桑葚多为绿色,随着成熟度增加,颜色逐渐转变,常见的成熟桑葚有紫黑色、紫红色、白色等。紫黑色桑葚果皮较薄,表面带有光泽,果肉柔软多汁,颗粒饱满;紫红色桑葚颜色鲜艳,口感相对脆爽一些;白色桑葚则晶莹剔透,甜度较高,质地更为细腻。

桑葚的常见品种有以下几种:

黑珍珠:果实紫黑色,果型大,长约2.5 - 3厘米,呈长椭圆形,甜度高,糖度可达18 - 22°Bx,口感软糯多汁,风味浓郁,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红果2号:果实紫红色,长约2厘米,椭圆形,酸甜适中,果味清新,相较于黑珍珠,其花青素含量略低,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口感稍脆,在促进消化方面有一定优势。

白玉王:果实白色,果长约2厘米,呈长筒形,甜度极高,糖度可达20 - 23°Bx,果肉细腻,汁水丰富,除富含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特殊的活性蛋白成分,在增强免疫力方面有一定功效。

历史文化

桑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古代文献如《诗经》《本草纲目》等对其均有记载。在传统文化中,桑树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桑葚象征着甜蜜与丰收,并无特殊文化禁忌。它不仅是可口的水果,更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与文化记忆。

口感风味

桑葚的口感丰富多样,成熟的桑葚以柔软多汁者居多,入口后,果肉在齿间轻压即破,果汁四溢。其风味独特,甜度较高,通常糖度在15 - 23°Bx之间,部分品种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呈现出酸甜适中的美妙滋味。同时,桑葚带有一股淡淡的清新果香,这种香气独特且宜人,与它的甜味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例如黑珍珠桑葚,甜度高且香气浓郁,口感软糯,犹如甜蜜的浆果在口中绽放;而红果2号则酸甜平衡,口感稍脆,清新的果味更显活泼。

营养功效

桑葚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其主要营养成分包括:

维生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皮肤健康与美容;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过程;维生素B族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促进消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矿物质:包含钾、钙、镁、铁、锌等多种矿物质。钾元素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血压稳定至关重要;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关键元素,有助于增强骨密度;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可预防缺铁性贫血;锌元素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对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有着积极影响。

花青素:桑葚是花青素含量较高的水果之一。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对抗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伤,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对眼睛健康有益,可预防视网膜病变,改善视力。

白藜芦醇:这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血脂等多种生理功效,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同时还能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维持肠道健康和心血管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食用小贴士

一、 鲜食

鲜食桑葚的最佳时机是其完全成熟时,此时桑葚甜度最高,口感最佳,风味也最为浓郁。直接食用时,能充分感受其柔软多汁的口感和独特的果香。不过,由于桑葚表皮较薄,采摘和清洗时需格外小心,避免损伤果实。清洗时,可先将桑葚放在流动水下轻轻冲洗,再用淡盐水浸泡5 - 10分钟,以去除表面杂质和可能残留的农药,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二、 加工制品

1. **桑葚酒**:将桑葚洗净晾干后,去除果梗和果核,放入干净容器中,加入适量冰糖和白酒,密封置于阴凉处,每隔几天摇晃一次,约1 - 3个月后即可饮用。桑葚酒保留了桑葚的营养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适量饮用对身体有益。

2. **桑葚酱**:把桑葚洗净,加入适量冰糖和水,小火慢煮并不断搅拌,直至桑葚软烂成酱状。桑葚酱可涂抹在面包、饼干上,增加风味,也可用于制作甜点馅料。

3. **桑葚干**:挑选成熟度高的桑葚,洗净后沥干水分,均匀铺在竹匾上,置于通风处晾晒或用烘干机低温烘干。桑葚干便于保存,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泡茶、煮粥,为食物增添别样风味。

三、 烹饪搭配

桑葚可用于烹饪,为菜肴增添独特风味。例如,制作桑葚沙拉,将桑葚与生菜、黄瓜、坚果等搭配,淋上酸奶或沙拉酱,清爽可口且营养丰富;还可以用桑葚制作甜点,如桑葚布丁,将桑葚汁与牛奶、吉利丁片等混合加热,冷却凝固后即可享用,口感细腻,果香浓郁。

四、 食用禁忌

虽然桑葚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皆宜。桑葚性偏寒,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多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此外,桑葚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同时,未成熟的桑葚含有氢氰酸,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乏力、腹痛等症状,因此一定要食用成熟的桑葚。在食物搭配方面,桑葚不宜与鸭蛋同食,二者同食可能会引起胃痛、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购买与存储

一、 购买挑选

1. **看颜色**:成熟的桑葚颜色鲜艳,紫黑色桑葚应乌黑发亮,紫红色桑葚颜色应均匀且鲜艳,白色桑葚则应晶莹洁白。避免购买颜色发暗、带有青色或有明显色差的桑葚,这类桑葚可能成熟度不佳。

2. **观形态**:选择果粒饱满、完整,无软烂、干瘪或破损现象的桑葚。果柄处应新鲜,无干枯变色迹象。如果桑葚果粒松散、有汁水渗出,可能已不新鲜。

3. **闻气味**:新鲜的桑葚具有浓郁的果香,如果闻到有发酸或异味,说明桑葚可能已变质,不宜购买。

若喜欢甜度高、口感软糯的桑葚,可优先选择黑珍珠品种,挑选时注意果实颜色深、果粒大且饱满者;若偏好酸甜适中、口感稍脆的,红果2号较为合适,挑选时可选择紫红色、果型规整的;喜欢高甜度、果肉细腻的,则白玉王是不错的选择,应挑选白色均匀、果实饱满的。

二、 存储方式

1. **短期存储**:将新鲜桑葚用保鲜膜或保鲜袋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调至0 - 5℃,这样可保存2 - 3天。注意不要清洗后再存放,否则容易加速腐烂。

2. **长期存储**:可将桑葚制成桑葚干或桑葚酱进行长期保存。桑葚干可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数月;桑葚酱装入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保存1 - 2个月。若要长期保存桑葚酒,应将其置于阴凉、避光处,可保存数年。

桑葚以其丰富多样的口感风味,无论是软糯多汁的甜蜜,还是酸甜适中的清新,都能满足不同人的味觉需求。在营养功效方面,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等营养成分,为人体健康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无论是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还是维护心血管健康,桑葚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其多样的食用方式和相对便捷的购买存储方法,都使得桑葚成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水果。不妨在桑葚成熟的季节,品尝这大自然馈赠的美味,开启健康与美味同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