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甚

桑葚为聚花果,呈长圆形,初为绿色,成熟后紫黑色,表面由众多小核果集合而成,肉质多汁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花青素等营养成分,有乌发美颜、延缓衰老、促进消化等功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肝肾阴虚、须发早白及便秘者,但脾虚便溏者应慎食 。

基本介绍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干燥果穗 ,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等。“葚”字,在《说文》中解释为“桑实也” ,因其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故而得名。

桑葚原产于中国,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在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地种植规模较大。从全球范围来看,朝鲜、日本、蒙古、中亚、欧洲等地也均有栽培。其成熟上市季节一般在春季末至夏季初,通常4 - 6月为主要收获期,不同地区会因气候差异稍有不同。

桑葚外观呈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 - 3厘米,直径0.5 - 1厘米。未成熟时多为青色,随着成熟度增加,颜色逐渐转变为红色,完全成熟后呈紫黑色或黑色,表面有光泽。其果皮较薄且柔软,果肉多汁,由众多小核果聚合而成,质地较为细腻。

常见的桑葚品种丰富,不同品种各有特点。例如,“无籽大十”桑葚,果实较大,长可达3 - 5厘米,果形呈长筒形,颜色紫黑色,含糖量高,口感清甜,多汁,其果肉较软,几乎无籽,食用方便,营养上富含多种维生素与花青素 。“白玉王”桑葚,果实呈乳白色,晶莹剔透,果长约2.5厘米,果形略呈椭圆形,口感甜润,水分足,其营养价值在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方面较为突出 。“红果1号”桑葚,果实为紫红色,果形为圆形,直径约1厘米,口感酸甜适中,果实硬度相对较高,较耐储运,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补充微量元素有益。

历史文化

桑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中国皇帝的御用补品。古代文献如《诗经》中便有对桑树及桑葚的记载,在传统文化里,桑树代表着生机与繁衍 。同时,桑葚还象征着甜蜜与收获,并无特别的文化禁忌。

口感风味

桑葚口感独特,成熟的桑葚质地柔软多汁,入口轻咬,汁水四溢。其风味以甜为主,部分品种略带酸味,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形成一种独特的清爽滋味。成熟度高的桑葚甜度可达到16 - 20°Bx ,散发出淡淡的果香,这种香气清新自然,给人愉悦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营养功效

桑葚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C可参与人体多种代谢过程,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

矿物质方面,桑葚含有钙、铁、锌等。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元素;铁元素在人体造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锌元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此外,桑葚还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等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保护视力等功效 ;白藜芦醇则具有心血管保护、抗肿瘤等作用 。

食用小贴士

鲜食桑葚时,以果实完全成熟,颜色紫黑或乌黑发亮,果柄处也呈黑色时为最佳时机,此时口感最为甜润多汁。

桑葚可加工成多种制品。比如制成桑葚酒,将桑葚洗净晾干后,与冰糖、白酒按一定比例放入容器密封,经过一段时间发酵,酒味醇厚且带有桑葚果香。还可制作桑葚果酱,将桑葚与糖、柠檬汁一同熬煮,直至浓稠,可涂抹于面包等食用。

在烹饪方面,桑葚可与酸奶搭配,制作成桑葚酸奶杯,增加口感层次与营养。也可用于制作甜品,如桑葚布丁等。

然而,食用桑葚也有一些禁忌。未成熟的桑葚含有氢氰酸,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因此切勿食用未成熟果实。同时,桑葚性偏寒,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部分人群可能对桑葚过敏,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此外,桑葚不宜与鸭蛋同食,可能会引起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购买与存储

购买桑葚时,若喜欢甜润口感,应挑选颜色紫黑、果粒饱满、表面无破损、果柄鲜绿的果实,此类桑葚成熟度高,甜度足。若偏好稍带酸味的口感,可选择颜色偏红一些的桑葚。

短期存储时,可将桑葚放入保鲜袋,扎紧袋口,置于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0 - 4℃为宜,可保存2 - 3天。如需长期保存,可将桑葚洗净晾干,装入密封袋后放入冰箱冷冻室,这样能保存数月,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虽口感会略有变化,但营养成分损失较小。

桑葚以其独特的口感风味,无论是柔软多汁的口感,还是酸甜交织并伴有清新果香的风味,都给人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同时,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促进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无论是鲜食感受其原汁原味,还是通过多样的加工方式制作成各种美食,桑葚都展现出独特魅力,不妨一试,开启健康美味的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