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橄榄呈椭圆形,未成熟时为青绿色,成熟后可能转为黄绿或乌绿色,表皮光滑。它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价值颇高。具有利咽化痰、生津止渴之效,对咽喉不适者有益。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经常用嗓、肺热咳嗽之人,不过胃溃疡患者需谨慎食用。
基本介绍
橄榄,学名 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又称青果、谏果等。“青果”之名源于其果实成熟时仍为青绿色;“谏果”则是因初尝橄榄时味道酸涩,回味却甘美,如同忠谏之言,虽逆耳却有益,故而得名。橄榄原产于中国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四川、浙江等省份,此外,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地也有种植。通常在每年的 10 - 12 月成熟上市。
橄榄果实呈卵圆形至纺锤形,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长 2 - 4 厘米,直径 1 - 2 厘米。其果皮光滑,颜色多为青绿色,成熟时部分品种会略带黄色。果皮较薄且坚韧,果肉厚实,呈浅黄色,质地紧密。
常见的橄榄品种众多,不同品种在外观、味道和营养价值上存在一定差异。如檀香橄榄,果实较小,呈长椭圆形,果皮深绿色,富有光泽,果肉酥脆,回甘明显,香气浓郁,其营养成分中,挥发油含量相对较高,赋予其独特的风味,同时在抗氧化方面表现出色。而乌橄榄,果实较大,呈卵圆形,果皮紫黑色,果肉柔软,含油丰富,味道独特,更适合加工成榄角等制品,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历史文化
橄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橄榄的记载。在传统文化中,橄榄象征着和平与友好。在一些地区的习俗里,会用橄榄招待贵客,表达友好之意,并无特殊文化禁忌。
口感风味
橄榄的口感独特,初食时,果肉紧实,质地偏硬,咀嚼后略带韧性,口感爽脆,汁水相对较少。其风味特点显著,入口时,味道酸涩且微苦,随着咀嚼,会逐渐释放出浓郁的回甘,这种回甘清甜悠长,同时伴有淡淡的清香,香气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营养功效
橄榄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与组织修复。橄榄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改善肠道功能。
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衰老。维生素 E 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破坏,同时对生殖系统健康有益。钙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元素,磷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调节,铁则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作用。
食用小贴士
鲜食橄榄时,最佳时机是在果实充分成熟后,此时酸涩味相对减轻,回甘更为明显。刚采摘的橄榄直接食用,酸涩感较重,可将其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或用开水焯烫后再食用,能有效减轻酸涩味,提升口感。
橄榄可加工成多种制品,如橄榄蜜饯,通过糖渍工艺制成,口感软糯,甜中带酸,保留了橄榄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橄榄菜则是将橄榄与芥菜一同腌制发酵而成,具有浓郁的咸香风味,可用于佐餐。
橄榄还可用于烹饪。在炖汤时,加入几颗橄榄,能使汤品增添独特的清香,如橄榄猪肺汤,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烹饪时,可根据菜品口味需求,适量搭配,以丰富口感。
需要注意的是,橄榄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肠胃不适。部分人可能对橄榄过敏,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此外,未成熟的橄榄酸涩味极重,且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宜食用。橄榄不宜与牛肉同食,二者同食可能会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购买与存储
购买橄榄时,若喜欢口感脆爽、回甘强烈的,可挑选果实饱满、果皮光滑且色泽鲜绿的,这类橄榄通常较为新鲜,口感较好。若偏好加工食用,可选择果实大小均匀、无明显损伤的。同时,可闻其气味,新鲜的橄榄应带有淡淡的清香,若有异味则不宜购买。
短期存储时,可将橄榄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 2 - 4℃为宜,这样能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1 - 2 周。长期存储可将橄榄制成橄榄干,将橄榄洗净晾干后,用盐腌制一段时间,再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制成的橄榄干可保存较长时间。
橄榄,凭借其独特的口感风味,初尝时的酸涩与随后悠长的回甘,宛如生活中的别样滋味,令人着迷。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增强免疫力还是促进消化,都展现出卓越的功效。多样的食用方式更为其增添魅力,无论是鲜食感受原汁原味,还是加工成制品或用于烹饪,都能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不妨一试橄榄,开启一场舌尖与健康的美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