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
佛手瓜形如两掌合十,翠绿鲜嫩,表面光滑。其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锌等,热量低。它能利水消肿,对缓解水肿有帮助,还可提高免疫力。老少皆宜,尤其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可炒、煮、凉拌,口感清脆。
基本介绍
佛手瓜,学名 Sechium edule,因其果实呈梨形,顶端分裂如手指状,形如佛教中佛手而得名。它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 世纪传入中国,如今在我国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均有广泛种植。佛手瓜一般在秋季成熟上市,通常 9 - 11 月为大量收获期。
佛手瓜外观独特,形状多为梨形,果实长度一般在 8 - 12 厘米,横径 6 - 8 厘米,单瓜重量通常在 200 - 300 克左右。其表皮光滑,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绿色、白色和黄绿色。绿色佛手瓜色泽鲜亮,果皮相对较厚;白色佛手瓜颜色洁白,果皮稍薄;黄绿色佛手瓜则介于两者之间。佛手瓜的果肉脆嫩,呈白色,多汁,种子与果肉紧密相连,不易分离,且每个瓜内仅含一粒种子。
佛手瓜常见的品种主要有绿皮佛手瓜和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生长势强,藤蔓粗壮,叶片较大且深绿,果实较大,产量较高,味稍淡,但质地较脆;白皮佛手瓜生长势相对较弱,藤蔓较细,叶片较小且淡绿,果实较小,产量稍低,然而其味略甜,品质更佳。在营养价值方面,两者总体相近,但绿皮佛手瓜因生长特性,可能在某些矿物质含量上略高于白皮佛手瓜,不过差异并不显著。
营养功效
佛手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每 100 克佛手瓜的果实中含有水分 90 - 92 克,蛋白质 0.9 - 1.2 克,碳水化合物 2.6 - 7.7 克,脂肪 0.1 克,膳食纤维 0.8 - 2.6 克,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 20 微克,维生素 C 12 - 22 毫克,维生素 B1 0.05 毫克,维生素 B2 0.02 毫克,尼克酸 0.3 毫克,以及钾 190 毫克,钠 10.6 毫克,钙 50 毫克,镁 30 毫克,铁 1.4 毫克,锌 0.7 毫克,硒 2.3 微克等多种矿物质。
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功效。首先,佛手瓜中的维生素 C 含量较高,维生素 C 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病原体的入侵,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活性,对于预防感冒等疾病有一定作用。同时,它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维持皮肤、血管、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其次,佛手瓜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功能。膳食纤维还能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此外,佛手瓜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锌元素,锌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以及成年人的生殖系统健康都至关重要,它参与多种酶的合成与代谢,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
在食疗方面,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夏季暑热导致的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食用佛手瓜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且,佛手瓜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食材,既能增加饱腹感,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食用方式
一、 烹饪方法
1. **清炒佛手瓜**:将佛手瓜洗净切丝,锅中热油,放入蒜片爆香,加入佛手瓜丝快速翻炒,调味后迅速出锅,以保留佛手瓜的脆嫩口感。此做法简单,能最大程度展现佛手瓜本身的清甜。
2. **佛手瓜煲汤**:把佛手瓜切块,与排骨、鸡爪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炖煮过程中,佛手瓜的营养成分融入汤中,使汤品滋味鲜美且营养丰富。
3. **凉拌佛手瓜**:佛手瓜切丝后焯水,过凉水,加入蒜末、生抽、醋、香油、辣椒油等调料拌匀,口感清爽,是夏季开胃的佳品。
二、 搭配建议
1. **与肉类搭配**:佛手瓜与猪肉、牛肉等搭配,既能吸收肉类的油脂,使肉质不那么油腻,又能增添佛手瓜的肉香,营养上荤素搭配,保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的均衡摄入。例如佛手瓜炒肉丝,肉丝的鲜嫩与佛手瓜的脆爽相得益彰。
2. **与菌类搭配**:和香菇、木耳等菌类搭配,菌类独特的风味可丰富菜品口感,同时菌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与佛手瓜搭配,进一步提升菜品的营养价值。如佛手瓜香菇汤,汤鲜味美。
清洗处理
为确保佛手瓜的食用安全,清洗处理至关重要。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佛手瓜表面,初步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由于佛手瓜表皮光滑,农药残留相对较易清洗。对于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问题,可将佛手瓜在清水中浸泡 15 - 20 分钟,让部分农药溶解于水中。浸泡后再次用流动水冲洗。若担心仍有农药残留,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用小苏打,配制成 0.5% - 1% 的小苏打溶液,将佛手瓜浸泡其中 10 - 15 分钟,小苏打可与农药发生化学反应,分解农药残留,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处理佛手瓜时,先将其两端较硬的部分切除,然后根据烹饪需求切成合适的形状,如丝、片、块等。
食用小贴士
佛手瓜吃法多样,除常见的烹饪方式外,还可将其腌制后作为小菜食用。腌制后的佛手瓜别有一番风味,口感爽脆,可搭配粥类等食用。但食用佛手瓜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佛手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否则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虽然佛手瓜过敏较为罕见,但仍有部分人群可能对其过敏。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佛手瓜成熟后食用口感最佳且安全,未成熟的佛手瓜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一定要确保食用成熟的佛手瓜。目前尚未发现佛手瓜与特定食物同食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在饮食搭配上,仍应遵循合理膳食的原则,确保营养均衡。
选购与储存
一、 选购
购买佛手瓜时,应挑选表皮光滑、无明显伤痕和斑点的。瓜体应饱满,软硬适中,太硬可能尚未成熟,口感不佳;太软则可能已经变质。若追求脆爽口感,可选择绿皮佛手瓜,挑选时优先选择瓜形周正、颜色鲜亮翠绿的;若喜欢稍甜且质地细腻的口感,白皮佛手瓜是较好的选择,应挑选表皮洁白、无发黄迹象的。同时,佛手瓜的重量也可作为参考,同等大小下,较重的佛手瓜水分更足,品质相对更好。
二、 储存
佛手瓜的储存方法会影响其保鲜时间。常温下,佛手瓜一般可保存 1 - 2 周,但随着时间推移,水分会逐渐流失,口感变差。若想延长保鲜时间,可将佛手瓜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阴凉通风处,这样可保存 2 - 3 周。如需长期保存,可将佛手瓜洗净切好后,焯水至断生,捞出沥干水分,放入保鲜袋中,挤出空气,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后的佛手瓜可保存数月,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烹饪,但冷冻后的佛手瓜口感会稍逊于新鲜时。
佛手瓜口感脆嫩,味道清甜,无论是清炒的爽脆、煲汤的鲜美还是凉拌的清爽,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C、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等,为人体健康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利水消肿等诸多功效。无论是追求健康饮食的人群,还是喜爱尝试新食材的美食爱好者,佛手瓜都是一种值得选择的蔬菜。不妨在佛手瓜上市季节,选购一些,为餐桌增添一份美味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