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罗纹鸭

罗纹鸭(学名:Anas falcata)是中型鸭类,体型略较家鸭为小,体长40-52厘米,体重0.4-1千克。雄鸭繁殖期头顶暗栗色,头侧、颈侧和颈冠铜绿色,额基有一白斑;颏、喉白色,其上有一黑色横带位于颈基处。三级飞羽甚长,向下垂,呈镰刀状;下体满杂以黑白相间波浪状细纹;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明显有别于其他鸭类,野外容易鉴别。雌鸭略较雄鸭小,上体黑褐色,满布淡棕红色‘U’形斑。下体棕白色,满布黑斑。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远东、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越冬在中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印度北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罗纹鸭

别名:

葭凫、镰刀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鸭属

种:

罗纹鸭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近危 标准

外形特征

罗纹鸭雄鸟繁殖羽头顶暗栗色,头和颈的两侧以及后颈冠羽铜绿色,并具紫铜色光泽。前额基处有一块白斑;眼后下缘有一新月形小白斑。上背和两胁灰白色,满布暗褐色波状细纹;下背和腰暗褐色;尾上覆羽黑色,但居中较短的为灰白色;尾短,褐灰色;两肩内侧灰白色,具细窄暗褐色横斑;外侧肩羽亦为灰白色,具黄白色羽缘,最外侧肩羽外翈具绒黑色端斑或近端斑。翅上覆羽大都淡灰褐色,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以及最外侧次级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先端较暗,次级飞羽先端较白;翼镜绿黑色,其前后缘均有细窄的白边;三级飞羽细长而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羽干白色,羽片绒黑色,外翈具白色或棕白色羽缘,内翈有时呈棕灰色而具不甚清晰的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波状细纹。颏、喉和前颈纯白色,前颈近颈基处有一黑色而具绿色光泽的领圈。其余下体白色而缀有棕灰色,胸部密布以新月形暗褐色斑,腹部满杂以黑褐色波状横斑,尾下覆羽中部绒黑色,两侧乳黄色,基部绒黑色,并重叠成束,在尾下两侧形成鲜明的三角形乳黄色斑。两胁灰白色,具黑褐色波状细纹;两胁后部羽形如扇状,基部具褐色细纹,羽端具宽阔的白边,在三角形黄斑和黑带前形成三角形白斑。腋羽白色。

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满杂以浅棕色条纹;头、颈两侧黑褐色,具浅棕色纵纹;颏、喉及前颈乳白色,密布暗褐色短纹。背和两肩黑褐色,具‘V’形棕色斑和棕白色羽缘;腰黑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棕白色斑纹;尾淡褐色,具淡色边缘;翅上覆羽淡褐色,翼镜绿黑色,但不如雄鸟鲜亮,前后缘亦有白边;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具棕白色狭边。胸、腹棕白色、胸部棕色较浓,密布暗褐色新月形和点滴状斑,至腹褐斑较稀,两胁棕白色具褐色斑,尾下覆羽亦为棕白色,具褐色点状斑;腋羽白色。雄鸟非繁殖羽似雌鸟。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脚橄榄灰色。幼鸟似雌鸟,但更多皮黄色,飞羽短而钝,肩羽仅具淡皮黄色羽缘,缺少淡色亚端斑。

大小量度:体重♂590-900克,♀422-700克;体长♂460-515毫米,♀405-465毫米;嘴峰♂40-46毫米,♀39-44毫米;翅♂215-261毫米,♀217-249毫米;尾长♂76-115毫米,♀75-94毫米;跗蹠♂33-42毫米,♀34-38毫米。(注:♂雄性;♀雌性)

(注:罗纹鸭图册网址 )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河湾、河口及其沼泽地带,繁殖期尤其喜欢在偏僻而又富有水生植物的中小型湖泊中栖息和繁殖,冬季也出现在农田和沿海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通常3月初至3月中旬开始从越冬地往北迁徙,3月末4月初到达我国河北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大量在4月中下旬,其中少部分留在当地繁殖,大部分继续往北迁徙。迁徙时常呈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秋季于9月中旬至10月末南迁,少数迟至11月初。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冬季和迁徙季节亦集成10余只至数十只的大群。性胆怯而机警,白天多在开阔的湖面、江河,沙洲或湖心岛上休息和游泳,清晨和黄昏才飞到附近农田或游至水边浅水处觅食。飞行灵活迅速,常伴随着低沉而带颤音的叫声。

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叶、种子、草子、草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到农田觅食稻谷和幼苗,偶尔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时间多在黄昏和清晨。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罗纹鸭在冬季越冬地时即已形成对,通常成对或以对为单位形成小群到达繁殖地,繁殖期5-7月。营巢于湖边、河边等水域附近草丛或小灌木丛中地上,也在沼泽灌木地带营巢,也在湖中浅水处稀疏的三棱草和水边芦苇丛中营巢。每窝产卵6-10枚,通常8枚,卵淡黄色,大小为53-59毫米×38-42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孵卵前期在巢附近警戒,当雌鸟离巢觅食时代替雌鸟孵卵,孵化期24-29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游泳和觅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泰国、土库曼斯坦和越南。

旅鸟:阿富汗、奥地利、加拿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保加利亚伊拉克、约旦、哈萨克斯坦、马耳他、荷兰、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土耳其、美国。

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繁殖鸟);台湾(旅鸟)。在黄河下游、长江以南、海南岛越冬。

罗纹鸭分布图

查看全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罗纹鸭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但数量不及绿翅鸭和花脸鸭丰富。由于过度狩猎和环境条件恶化,种群数量更为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大陆地区仅统计到罗纹鸭3879只,加上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亦仅为4092只。整个亚洲地区为19289只,种群数量相当稀少,应加强保护。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该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查看全部

相关趣闻

新华报业网讯:原本此时应该在西伯利亚或东北度夏的冬候鸟罗纹鸭,却被南京的观鸟爱好者在一处小水塘中发现身影。几天前,江苏野鸟会会员张宇带着一帮上海“鸟友”在玄武湖观鸟。他们本来是在玄武湖附近一个小池塘中观察夏候鸟的情况,没想到望远镜的镜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发白的东西。张宇对准焦点后发现,镜筒里的这个发白的东西正是一只罗纹鸭,正在水面上的浮萍中间慢慢游动。这只罗纹鸭头顶是带金属光泽的紫红色,翅膀明显看上去已经开始换羽,没多久应该就成净鸭翅了。张宇感觉十分奇怪,他说:“罗纹鸭是冬候鸟,在南京本来数量就不是很多,到了春天,一般都会迁徙离开南京。现在居然有单只的雄性罗纹鸭留守在玄武湖里,难道这只罗纹鸭留恋南京不肯迁徙了?“玄武湖往年的冬天只有四五只左右罗纹鸭,到次年的4月份会全部飞走,前往东北或者更远的西伯利亚等地。

新华网消息:2010年4月16日晚,南空航空兵某团秦军机组驾轰炸机飞临靶场上空时,突然遭遇鸟群撞击,机组沉着冷静、密切协同,驾驶战鹰安全返航着落。情况发生在4月16日晚上20时20分左右,当时飞机的具体飞行高度是826米,速度为每小时485公里。第一领航员准备投弹的动作已经做完了,这时只听见"砰"的一声巨响,飞行员感觉脑袋像是被震了一下,大脑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然后回过神来就发现前挡风玻璃上有血迹,而且血还在流;再仔细一看,外层玻璃没有碎,但是出现了很多细小的裂纹,能够感觉到有风。这次遭遇的是罗纹鸭,属于雁鸭类,重量大概在1公斤左右。当时飞机飞行已经接近500公里,两者的相对速度非常大,撞碎的那块玻璃是前舱挡风玻璃,是所有玻璃里面最薄的一块。这种相撞就好像是飞机撞上炮弹一样,其威力好似撞上炮弹。

查看全部

鸭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鹊鸭是雁形目鸭科鹊鸭属鸟类。鹊鸭雄鸟头颈部近黑色泛绿色光泽,…
  • 鸳鸯是鸭科鸳鸯属动物。鸳鸯体长约44.5厘米 ;头、背呈灰褐色;颊、嘴基、喉白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
  • 针尾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体长约75厘米的大型戏水鸭,雄鸟头暗褐色,颈侧有白色纹路,…
  • 环颈鸭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善潜水,活动于湖泊、水库、池塘中,有时也混入其它鸭群活动于浅水处。…
  • 加拿大黑雁共有11个亚种,为鸭科黑雁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
  • 秋沙鸭属:是雁形目、鸭科的1属鸟类。共有5种。该属特点为嘴形侧扁,…
  • 家鸭羽色有与其祖先相似的麻雀羽以及白羽和黑羽等类型。麻雀羽鸭在中国习称“麻鸭”。…
  • 《白鹅》又名《沙坪小屋的鹅》,1946年夏写于重庆,…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