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荠(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荠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荠可全草入药,茎叶作蔬菜食用,种子含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别名:

荠菜、菱角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罂粟目

亚目:

白花菜亚目

科:

十字花科

族:

独行菜族

属:

荠属

种:

分布区域:

全世界温带地区…

命名人及年代: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7)10~50厘米,无毛、有单毛或分叉毛;茎直立,单一或从下部分枝。

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厘米,宽可达2.5厘米,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5~30毫米,宽2~20毫米,侧裂片3~8对,长圆形至卵形,长5~15毫米,顶端渐尖,浅裂、或有不规则粗锯齿或近全缘,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6.5毫米,宽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果期延长达20厘米;花梗长3~8毫米;萼片长圆形,长1.5~2毫米;花瓣白色,卵形,长2~3毫米,有短爪。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无毛,顶端微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毫米;果梗长5~15毫米。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浅褐色。花果期4~6月。

查看全部

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

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多用干籽撒播法,在栽培畦内有较充足的底墒情况下撒种,如底墒不足,应播前浇透地块造墒,种子撒播力求均匀,撒后浅耙、镇压,使土壤与种子密接,以利种子吸水,保证出苗。亦可先浇水,待水渗下后撒种,再覆细土1厘米,春播用种量11.25~15.00kg/hm²,荠菜种子有休眠期,当年的新种子不宜利用,因未脱离休眠期,播后不易出苗。


栽培技术

荠菜在长江流域可春、夏、秋3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如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

种植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杂草少的地块,避免连作。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30.0t/hm²,浅翻、耙细,做成平畦。

荠 ⑴浇水:荠菜种子细小,易受土壤水分影响。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浇水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晨露水未干时比较好,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每隔1~2天浇一次。

⑵除草:荠菜植株矮小,往往杂草丛生,化学除草困难,影响荠菜品质,故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

⑶施肥:一般秋播后3~4天出苗-春播后6~15天出苗。当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0.3%尿素液15t/hm²,第2次追肥于收获前7~10天进行。以后每收获1次追肥1次,施肥浓度可适当提高。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可追肥4次,每次施肥量同春播荠菜。

荠菜是分次采收的,每次采收时应采大留小,采留植株要均匀适当,早秋播种荠菜,在真叶10~13片时即可采收,约9月上旬供应市场,从播种到采收为30~35天,以后分期收获4~5次,至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10月上旬播种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逐步降低,生长变得缓慢,45~60天后才采收,以后可继续采收2次,2月下旬播种的春荠菜,4月上旬采收供应市场,而4月下旬播种的,5月下旬采收,春播荠菜一般采收1~2次。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霜霉病:荠菜的主要病害,春播荠菜在6月因阴雨天较多,或在秋天连雨天气,病害易大面积发生,其叶片往往感染霜霉病。

防治方法:

一是清沟理墒,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拔除杂草,使植株通风透光;

二是初见发病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由于蚜虫前期不易发现,当荠菜叶片发生皱缩时,蚜虫危害已相当严重,叶片很快就会呈现绿黑色,以致失去商品价值,要定期检查叶片背面,发现蚜虫达到防治指标后要及时用10%蚍虫啉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另外,清除田间杂草,进行合理轮作,也是防治蚜虫的有效措施之一。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荠 荠菜每百克含水分85.1克,蛋白质5.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维生素B10.14毫克,维生素B20.19毫克,尼克酸0.7毫克,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黄酮甙、胆碱、乙酰胆碱等。

据现代科学分析,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E、维生素C、钙、磷、铁、钾、钠、镁、锰、锌、铜和硒等成分。

荠菜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C尤多,钙含量超过豆腐,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相仿。荠菜为野菜中味最鲜美者,是因为它富含氨基酸达11种之多。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

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

⑴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⑵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还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

⑶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因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⑷荠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

⑸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在人民日益重视营养与保健的今天,荠菜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

查看全部

植物文化

荠 荠菜美名远扬,得力于历代好美食的文人。魏晋南北朝时,便有若干《荠赋》问世。宋代的苏东坡和陆放翁,现代的周作人、汪曾祺,前后接力,众口一词为荠菜唱赞歌。陆游曾吟《食荠十韵》,苏轼则有《与徐十二书》:“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砚壳,当于羹面上……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明人滑浩的《野菜谱》:“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爷娘新死兄趁熟,止存我与妹看屋”,却多多记录了同为食荠的人间辛酸史。

农历三月初三,南京有“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据说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的传统,来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老节日——上巳节。古时这一天要举行重要仪式以消灾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民间历来有荠菜崇拜,百姓认为春天食用荠菜,应时而食,可以驱邪明目,吉祥而健身。所以,江南甚至还有农历三月三为荠菜生日的说法,

查看全部

十字花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芥兰,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质脆嫩、清甜。产于中国广东等地。
  • 豆瓣菜,十字花科豆瓣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全体光滑无毛;单个叶子羽状复叶宽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
  • 根茎类蔬菜,十字花科萝卜属植物。种植有千年历史,在饮食和中医食疗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清乾隆庚午年编修…
  • 西蓝花,俗称青花菜。原产意大利,是常见蔬菜。通称绿花菜,也被称为西兰花。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甘蓝的一…
  • 涩荠 R. Br),十字花科涩荠属,一年生草本。全株有灰色分枝绒毛;叶全缘、长圆或椭圆形,叶柄宽,…
  • 葶苈是十字花科葶苈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单一或分枝被单毛、叉状毛和分枝毛,…
  • 欧洲菘蓝十字花科菘蓝属草本植物,高30-120厘米。茎直立,…
  • 皱叶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2年生草本植物。它是甘蓝的多个变种之一,被粉霜。不分枝,绿色或灰绿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