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菜

蓬蒿菜,又称茼蒿,茎直立,叶互生,呈羽毛状深裂,色泽翠绿。其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效。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适合肠胃不适、咳嗽痰多者,是营养丰富又具食疗价值的家常蔬菜。

基本介绍

蓬蒿菜,学名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别名茼蒿、菊花菜等。其名称“茼蒿”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食治》,“蓬蒿”之称可能因其植株形态,蓬蓬勃勃且类似蒿草而得名。蓬蒿菜并非归属于某一特定菜系,在各大菜系中皆有运用,适用范围广泛。从菜品类型来看,蓬蒿菜多被制作成热菜,以清炒、蒜蓉炒等方式呈现;亦可用于制作汤品,如蓬蒿蛋花汤;偶尔也会在凉拌菜中出现,成为清爽可口的开胃小菜。

营养功效

蓬蒿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颇高的健康价值。每 100 克蓬蒿菜中,含有水分约 93 克,蛋白质 1.9 克,膳食纤维 1.2 克,胡萝卜素 1510 微克,维生素 C 25 毫克,维生素 E 0.92 毫克,钾 220 毫克,钠 161 毫克,钙 73 毫克,镁 20 毫克,铁 2.5 毫克,锌 0.35 毫克,磷 36 毫克等。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A,能维护视力健康,尤其是对夜盲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强机体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维生素 C 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还能协助铁的吸收。维生素 E 同样具有抗氧化功效,可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对维持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意义。

蓬蒿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帮助排出肠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促进消化。其丰富的钾元素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和血压稳定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调节体内渗透压。蓬蒿菜在中医理论中,还具有一定的滋补、养生功效。其性温,味甘涩,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效,对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口味口感

蓬蒿菜具有独特的口味和口感。其口味总体偏向清淡,自带一种特殊的清香气息,并非麻辣、酸甜等浓烈味道,这种清香类似菊花与蒿草混合的淡雅香气,别具一格。在口感方面,蓬蒿菜质地嫩滑,叶片柔软,纤维细腻,入口咀嚼时不会产生粗糙感,无论是清炒还是煮汤,都能保持嫩滑的口感,给人以舒适的进食体验。

食材配料

蓬蒿菜作为主要食材,植株嫩绿,茎短叶大,具有独特清香。在烹饪蓬蒿菜时,常搭配一些简单配料以提升风味。大蒜是常见配料之一,其蒜香浓郁,能与蓬蒿菜的清香相互映衬,为菜品增添香味层次。如蒜蓉炒蓬蒿菜,大蒜拍碎切末,在热油中爆香后,再加入蓬蒿菜炒制,蒜香瞬间激发蓬蒿菜的香味,提升菜品整体风味。

食用油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会赋予菜品不同的风味。一般常用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具有清淡的油脂香气,能帮助蓬蒿菜均匀受热,使其口感更加嫩滑。在制作汤品时,鸡蛋是常用配料,如蓬蒿蛋花汤。鸡蛋打散后倒入煮好的蓬蒿菜汤中,形成鲜嫩的蛋花,增加汤品的蛋白质含量,同时让汤品口感更加丰富,既有蓬蒿菜的嫩滑,又有蛋花的软嫩。

烹饪工艺

1. **清炒**:清炒蓬蒿菜是常见烹饪方式。先将蓬蒿菜洗净切段备用。热锅凉油,油热后放入蒜末爆香,随即倒入蓬蒿菜快速翻炒。由于蓬蒿菜质地鲜嫩,炒制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其翠绿的色泽和嫩滑的口感,大约翻炒 2 - 3 分钟,待蓬蒿菜稍微变软,加入适量盐、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这种烹饪方式保留了蓬蒿菜的原汁原味,突出其清香和嫩滑。

2. **煮汤**:以蓬蒿蛋花汤为例,将蓬蒿菜洗净切成小段。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蓬蒿菜,煮至蓬蒿菜断生。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缓慢倒入锅中,形成蛋花。然后加入适量盐、香油调味,搅拌均匀即可。煮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蓬蒿菜煮得过烂,影响口感。蓬蒿菜煮出的汤清香鲜美,蛋花增加了汤的浓稠度和营养。

3. **凉拌**:把蓬蒿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水 1 - 2 分钟,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段放入碗中。准备调料汁,可加入蒜末、生抽、醋、白糖、香油、辣椒油(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等,搅拌均匀后倒入蓬蒿菜中,拌匀即可。凉拌蓬蒿菜关键在于焯水时间的控制,时间过长会使蓬蒿菜失去脆嫩口感,过短则可能残留生涩味。这种方式制作的蓬蒿菜清爽可口,适合夏季食用。

常见菜谱

一、 蒜蓉炒蓬蒿菜

1. **材料**:蓬蒿菜 500 克、大蒜 3 - 5 瓣、盐 3 - 5 克、鸡精 2 - 3 克、食用油适量。

2. **步骤**:

- 将蓬蒿菜去除黄叶和根部,用清水洗净,切成 4 - 5 厘米长的段,沥干水分备用。

- 大蒜去皮,拍碎后切成蒜末。

- 热锅凉油,待油烧至六成热(约 160 - 180℃,此时油面微微波动),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蒜末颜色变为浅黄色。

- 迅速倒入蓬蒿菜,快速翻炒,使蓬蒿菜均匀受热。

- 翻炒 2 - 3 分钟,蓬蒿菜开始变软,体积略微缩小,加入盐和鸡精调味,继续翻炒均匀,让调料与蓬蒿菜充分融合,即可出锅装盘。

3. **注意事项**:炒蓬蒿菜时要大火快炒,以保留其鲜嫩口感和翠绿颜色。盐的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鸡精也可选择不放,以突出蓬蒿菜的自然清香。

二、 蓬蒿蛋花汤

1. **材料**:蓬蒿菜 300 克、鸡蛋 1 - 2 个、盐 3 - 5 克、香油 5 - 10 毫升、鸡精 2 - 3 克、姜片 2 - 3 片、清水适量。

2. **步骤**:

- 蓬蒿菜洗净,切成 3 - 4 厘米长的段备用。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形成蛋液。

-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大火烧开。

- 水开后放入蓬蒿菜,煮 2 - 3 分钟,至蓬蒿菜熟透,颜色变为深绿色。

- 一边缓慢倒入蛋液,一边用勺子在锅中轻轻搅拌,使蛋液均匀地分散在汤中,形成蛋花。

- 加入盐、鸡精调味,搅拌均匀,使调料充分溶解。

- 最后淋上香油,搅拌均匀,即可关火盛出。

3. **注意事项**:倒入蛋液时要缓慢,并且不断搅拌,这样才能形成均匀漂亮的蛋花。煮蓬蒿菜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香油的用量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增加汤的香味。

三、 凉拌蓬蒿菜

1. **材料**:蓬蒿菜 400 克、大蒜 3 - 5 瓣、生抽 10 - 15 毫升、醋 10 - 15 毫升、白糖 5 - 10 克、香油 5 - 10 毫升、辣椒油 5 - 10 毫升(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添加)、盐 3 - 5 克。

2. **步骤**:

- 蓬蒿菜洗净,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加入少许盐和几滴食用油(加油可使蓬蒿菜保持翠绿),放入蓬蒿菜焯水 1 - 2 分钟,至蓬蒿菜断生,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过凉。

- 将过凉后的蓬蒿菜捞出,用手轻轻挤干水分,切成 4 - 5 厘米长的段,放入大碗中。

- 大蒜去皮切末,放入蓬蒿菜碗中。

- 依次加入生抽、醋、白糖、香油、辣椒油(如果不喜欢吃辣可不加)、盐,搅拌均匀,使蓬蒿菜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

- 装盘即可食用,可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食用,口感更佳。

3. **注意事项**:焯水时间要严格控制,避免蓬蒿菜过软失去脆嫩口感。调料的用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喜欢酸甜口味可适当增加醋和白糖的用量。

食用小贴士

蓬蒿菜吃法多样,除上述常见做法外,还可在涮火锅时加入,其嫩滑的口感和独特清香能为火锅增添别样风味。在包饺子或馄饨时,将蓬蒿菜切碎与肉馅混合,制作成蓬蒿馅,使馅料口感更加丰富。

然而,食用蓬蒿菜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蓬蒿菜性温,对于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体内火气。部分人可能对蓬蒿菜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腹泻等过敏症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在食物搭配方面,蓬蒿菜不宜与醋一同食用。醋中的酸性成分可能会破坏蓬蒿菜中的营养成分,降低其营养价值。同时,服用维生素 K 时应避免食用蓬蒿菜,因为蓬蒿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膳食纤维,会影响维生素 K 的吸收,降低其药效。遵循这些食用小贴士,能让我们在享受蓬蒿菜美味的同时,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