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白切走地鸡
招牌白切走地鸡,精选自然散养的走地鸡,肉质紧实鲜嫩。鸡皮金黄油亮,鸡肉莹白如玉,层次分明。富含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低脂滋补。具有温中益气等功效,老少皆宜。轻蘸酱汁,原汁原味,尽显鸡肉本真鲜美,是一道健康又美味的佳肴。
基本介绍
招牌白切走地鸡是一道闻名遐迩的粤菜,属于凉菜范畴。“走地鸡”,即自然放养在山地、果园或乡村田间的鸡,因其活动量大,肉质紧实鲜美,与笼养鸡有着显著区别。“白切”则是一种烹饪技法,将食材放入不加调料或仅加少许葱姜的沸水中煮熟,随后捞出,食用时佐以蘸料。此菜名称简洁明了,突出了其核心食材“走地鸡”与独特烹饪方式“白切”。这道菜历史悠久,在粤菜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其原汁原味的呈现,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常作为宴请宾客或家庭聚餐的必备佳肴。
营养功效
1. **丰富的蛋白质**:招牌白切走地鸡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利用率高。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以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例如,青少年食用有助于身体的生长,成年人则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入侵。
2. **多种维生素**: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A对视力健康有益,能预防夜盲症,维持眼睛的正常视觉功能。维生素B族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其中维生素B1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维生素B2有助于维持皮肤、口腔和眼睛的健康。
3. **矿物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含量丰富。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磷对于骨骼发育和能量代谢也起着关键作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可预防缺铁性贫血,保证氧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输。
4. **滋补养生功效**:中医认为,鸡肉性温,味甘,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养血添髓等功效。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寒的人群,适量食用招牌白切走地鸡,可起到一定的滋补作用。在秋冬季节,食用此菜有助于抵御寒冷,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口味口感
招牌白切走地鸡口味咸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鸡肉本身的鲜香。在口感上,鸡皮爽滑,富有弹性,皮下脂肪分布均匀,入口不腻。鸡肉肉质紧实且嫩滑,纤维感适中,咀嚼时能感受到鸡肉的原汁原味,每一口都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回味悠长。这种咸鲜本味与嫩滑口感的完美结合,是这道菜深受喜爱的重要原因。
食材配料
1. **主要食材 - 走地鸡**:走地鸡是此菜的核心食材。走地鸡多为自然放养,活动空间大,食物来源丰富,包括谷物、昆虫、青草等。这使得其肉质更为紧实,风味浓郁。相比笼养鸡,走地鸡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在6个月以上,肌肉纤维更富有韧性,脂肪含量较低,口感更佳。
2. **特色配料 - 葱姜**:葱,常用的为小葱,具有特殊的辛香气味,能去除鸡肉的腥味,增添香气。姜,味辛辣,同样可去腥增香,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姜的温热特性与鸡肉的温性相得益彰,有助于提升菜品的养生功效。此外,还常搭配生抽、香油、白糖、食盐等调料制作蘸料,以丰富菜品的口味。生抽提供咸鲜风味,香油增添醇厚香气,白糖提鲜,食盐调味,使蘸料味道层次丰富。
烹饪工艺
1. **准备工作**:选用健康、新鲜的走地鸡,宰杀处理后,去除鸡毛、内脏,清洗干净,确保鸡身无血水残留。
2. **焯水**: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将处理好的鸡放入沸水中,进行焯水。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血水和杂质,减少腥味。焯水时间不宜过长,约1 - 2分钟,待鸡身表面变色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3. **浸煮**:另起一锅,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烧开。水开后,将鸡放入锅中,先保持大火煮3 - 5分钟,使鸡身表面迅速受热定型。随后转小火,让水保持微沸状态,浸煮约20 - 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鸡的大小适当调整)。期间要不时翻动鸡身,确保受热均匀,使鸡肉熟透。判断鸡是否熟透的方法是,用筷子插入鸡大腿最厚的部位,若没有血水渗出,则表明鸡已煮熟。
4. **过冷河**:将煮熟的鸡捞出,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这一独特工艺被称为“过冷河”,能使鸡皮更加爽滑,鸡肉收缩,口感更紧实。浸泡时间约5 - 10分钟,待鸡身完全冷却后捞出沥干水分。
5. **切块装盘**:将冷却后的鸡放在案板上,按照一定的刀法切成均匀的块状,整齐地摆放在盘中。食用时,搭配调好的蘸料即可。
常见菜谱
一、 经典招牌白切走地鸡菜谱
1. **食材准备**:走地鸡1只(约1500克)、小葱2根、姜1块、生抽50毫升、香油15毫升、白糖10克、食盐5克。
2. **步骤**
- **前期处理**:鸡宰杀处理干净,去除鸡爪、鸡头(可根据个人喜好保留),在鸡腹内塞入部分姜片和葱段。
- **焯水**: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放入鸡,焯水1 - 2分钟,捞出冲洗干净。
- **煮鸡**:重新烧一锅水,放入剩余的姜片、葱段,水开后放入鸡,大火煮3 - 5分钟,转小火浸煮25分钟左右。
- **过冷河**:煮好的鸡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5 - 10分钟。
- **调蘸料**:在碗中,将生抽、香油、白糖、食盐混合均匀,小葱切成葱花放入,制成蘸料。
- **切块装盘**:鸡从冰水中捞出,沥干水分,切块装盘,搭配蘸料上桌。
3. **注意事项**
- 煮鸡时,水的量要足够,确保鸡能完全浸没在水中。
- 控制好火候和时间,小火浸煮可使鸡肉内部熟透的同时保持嫩滑口感,避免大火煮导致鸡肉表面破裂,内部不熟。
- 过冷河时,确保水温足够低,以达到最佳的口感效果。
二、 改良版招牌白切走地鸡菜谱(适合家庭快速制作)
1. **食材准备**:走地鸡半只(约750克)、姜1块、蒜3瓣、小米辣2个、蒸鱼豉油30毫升、蚝油10毫升、食用油15毫升。
2. **步骤**
- **前期处理**:将半只走地鸡清洗干净,切成大块。
- **焯水**:鸡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焯水2 - 3分钟,捞出冲洗干净。
- **煮鸡**:锅中重新加入清水,放入姜片,水开后放入鸡块,大火煮10 - 15分钟,至鸡肉熟透。
- **调蘸料**:姜、蒜切末,小米辣切圈,放入碗中,加入蒸鱼豉油、蚝油搅拌均匀。锅中烧热食用油,浇在调料上激发出香味。
- **装盘**:鸡块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盘中,淋上蘸料即可。
3. **注意事项**
- 鸡块大小尽量均匀,以便煮熟程度一致。
- 蒸鱼豉油本身有咸味,注意控制蘸料中盐分的添加,以免过咸。
食用小贴士
1. **多样吃法**:除了直接搭配传统蘸料食用外,招牌白切走地鸡还可用于制作鸡丝沙拉。将鸡肉撕成丝,加入生菜、黄瓜、番茄等蔬菜,再淋上沙拉酱,清爽可口,适合夏季食用。也可将白切鸡与米粉搭配,制作成鸡丝米粉,增加主食的丰富度。
2. **食用禁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招牌白切走地鸡,但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应慎食。因为鸡肉性温,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邪。此外,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也不宜多吃,鸡肉中的脂肪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病情。
3. **过敏风险及应对措施**:部分人可能对鸡肉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对于已知对鸡肉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招牌白切走地鸡。
4. **食物搭配禁忌**:鸡肉不宜与芝麻同食,二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中毒。鸡肉与菊花搭配也需谨慎,同食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在食用招牌白切走地鸡时,应注意避免与这些食物一同搭配。